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校本研修>>文章内容
学科教学张志勇优秀教师工作室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12-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志勇

凡有专业发展原动力、愿意为学校和学生发展付诸努力、保证时间和精力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五中同仁(不限学科背景)皆可申请加入,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1、目标定位

形成学术团队,致力于教学法和学习心理的研究,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品位,围绕学生活动(操作性的外显活动和内在的心智活动)的组织让学生真正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为五中课堂的真正转型作作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在提升学生学习信念的过程中促进五中的高位均衡发展。

2、研究内容

学习心理研究:教是为了学,学情诊断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如何认识五中学生的“学习现实”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借助于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诊断和分析、激发内驱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能将是工作室在此方面的努力方向;

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前磨课、课堂实施、课后评议完善评课方式和教学设计水平,在情境创设、活动组织、教学手段及媒体选用方面进行积极探讨,重点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每月开设一节校本研修课,每节研修课都是设计范例,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形成一定的有推广意义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并通过课堂实践将教育理念和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试题研究及试题命制:结合高考题和模考题研究如何解题、如何教会学生解题,以学校阶段调研和期中期末命题为抓手提升命题能力,借助双向细目表和学生成绩反馈研究命题技巧;

专题研讨和论文指导:结合专著研读和期刊导读,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开展学习,引导工作室成员寻求教科研的切入点并尝试写作,让工作室面员在课堂拼博时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3、具体要求

读书研修:每学期阅读1本以上的教育专著,有读书体会和主题发言;

设计案例:每学期积累两篇以上的教学案例,要求有完整的设计流程、设计意图及教后反思,最好能创设相应的教学资源;

听课评课:第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每学期需要提供2篇高质量的评课记录;

论文撰写:每年需要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

试题命制:参与校际以上命题,其效度和信度达到学校A类标准;

工作室成员三年内须开设至少一节市级公开课或在校际及以上交流中作一次主题发言,专业称号或专业职称提升一个台阶。

4、操作方式

开展教师生涯规划制定和交流,强化成员的专业发展内驱力;

通过学习交流,拓宽成员的专业视野,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专业阅读、培训讲座、外出参观学习、内部研讨交流等;

行动研究中践行教育理念,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课题研究、课堂展示、命题研究、案例撰写、作业分析及微型设计研讨等。

5、预期成果

教学设计案例及教育资源库、发表或获奖论文集、基于五中学情的教学建议及研究报告、精品校本课程(出版成册)等。

附件:(报名表)


附件:

常州市第五中学

学科教学张志勇优秀教师工作室

成 员 申 报 表

 

 

 

 

 

 

                                                          

                                                   

                                          

 

 

 

 

 

 

常州市第五中学学科教学张志勇优秀教师工作室制

 

 

 

性别

 

民族

 

政治

面貌

 

 

教研组名称

 

任教学科

 

参加工作时间

 

出生年月

 

具有何种

教师资格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聘任时间

 

现任行政职务及

任职时间

 

学历/学位

 

毕业学校及专业

 

社会兼职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拟加盟的工作室

 

领衔人

 

 

         

 

         

 

市级以上

获奖情况

 

专业发展

主要目标

 

 

 

 

个人主要荣誉、成就、贡献和业绩(500字以内)

 

 

 

 

 

 

 

 

 

 

 

 

 

 

 

 

 

 

 

 

 

 

 

 

 

 

领衔人

意见

  

     

                 

注:1、表中内容(末页“意见”栏除外)一律用电脑录入,提交电子表。

2、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