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语码转换的概念
 
发布时间:2013-09-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磊
 

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模糊的边缘结构。对于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它的学者而言,始终没有统一的准确定义。本章将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作简要的概括,包括语码转换的定义,以及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对语码转换进行分析,同时涉及课堂话语语码转换研究的文献评述,为以后章节的讨论作好铺垫。为了更好的理解语码转换,我们先把注意力放在“语码”的概念上。

“语码”是语言变异中的一个中性词语-----他可以是一种语言(language)或者方言(dialect)。(Romanine 1995: 121)。语码本身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一种自然语言就是一个语码,以此类推,摩斯密码,点字以及信号语言也都是语码。

“语码”用来指代语言,言语变体,方言,文体,标准语,洋泾滨或者混合语等一切用来唤醒情感的系统,但是它本身比其他词要中性。当人们想要在一种特殊的群体强调某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的时候,他们也会使用“语码”。比如一个波多黎各人在纽约可能使用两种语码:英语和西班牙语。他或者她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使用一种语码(英语)而在家里或者和邻居说话的时候则使用另一种语码(西班牙语)。

Haugen公认是第一个创造出“语码转换”这个概念的学者,用来解释他观察到的一个语言现象,即人们会因为情境的不同从一种语言时而不时的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语码转换”。从语法功能的角度,Gumperz(1985: 135)把语码转换定义为“属于两种不同语法体系或者子体系的言语在段落之间转换的并列(the juxtaposition within the same speech exchange of passages of speech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grammatical systems or subsystems.)” Valdes Fallis1976)认为它是“两种语言的替换(the alternation of two languages)”。同样的,Heller(1988)把语码转换定义为“在交流片段的篇章里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the use of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ve episode)”。MacSwan则把其描述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流利的在双语环境中切换的一种语体(….a speech style in which fluent bilinguals move in and out of two or more languages)”。最全面的定义应该是由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Myers-Scotton所提出来的,他把语码转换解释为“用来解释在相同对话中的语言变体的切换的术语(the term used to identify the alternations of linguistic varieties within the same)”。简而言之,语码转换就是两种语码(语言/方言)之间的切换,通常发生在共同经历相同对话的人们之间。因为研究的需要,本文所涉及的语码转换特指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

作为一种语言接触现象,语码转换是一个运用广泛的概念。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定义表达不同,但内涵都是一致的,即指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或语体的现象。“语码转换”必须依赖两个发生条件:第一, 要有言语交际的需要和行为;第二, 参与言语交际的人必须具备使用多种语言或一种语言的多种变体或多种语码的能力。

基于这个内涵,我们不难推断出教师语码转换是教师在课堂交际活动中交替使用目的语和母语的现象,不过这时参加转换的两种语码一般固定在学生熟悉的母语和志在习得的目的语。在这两种语言中,何为主体语言(matrix language,何谓镶嵌语言(embedded language), 取决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层次和语言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外语能力等因素(何安平1992)。在我国中学层次的外语教学中,以目的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以母语为辅助语言的教学思路受到推崇,从目的语向母语方向的语码转换在外语课堂时有发生。对不少外语师生而言,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教学、认知和学习策略,适当的使用可以发挥多方面的积极功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