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立足岗位求发展的跋涉者
2013年9月,戚逍逍老师荣获历史学科基本功大赛常州大市第一名。虽然年轻,但作为常州市教坛新秀的她,不仅在历史教学上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在班主任工作上同样也有一套。“也许我的野心太大,一个班级到自己手里,总想烙下一些东西。”“其实有的时候,教师的心有多远,学生的路就有多长。”她所带的班级被学生亲切地称之为“戚家军”,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让她品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2012年10月23—26日,胡星荣老师作为常州市青年地理教师代表,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研室承办的高中地理学科“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经过专业知识测试、粉笔字、板图板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六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拿下省一等奖。在大赛中品味紧张与快乐交集,压力与幸福并存,这段经历成为他地理教学专业化成长中的一个转折点。常州市教坛新秀、常州市教学能手,不懈的教育追求,让他的青春在历练中飞扬!
2011年6月18日,“中国移动杯”兰陵歌手大奖赛现场,常州五中音乐教师马珺 “犹如天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声音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决赛时她以9.858的高分夺得兰陵歌手大赛一等奖。能在大型赛事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学校对青年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学校每学年都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具体包括教学案设计、说课、创新板书设计、演讲、课题方案设计、解题能力考核、教育博客等七项活动。
2010年开始,学校尝试应用图形计算器于数学课堂教学,2011年9月起,在高一高二年级同时开设校本课程。先后有8位老师参与校本课程教学,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2012年学校成功开发了八万字的校本教材。2012年11月,面对苏浙沪教师,学校成功举办图形计算器研究现场推进会。2012年12月,在全国课题广州会议上,张志勇老师进行了大会研究汇报。学生参加“卡西欧杯”全国高中数学图形计算器应用能力测试活动,先后有26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包括有8篇学生独立撰写的数学研究小论文。2013届毕业生黄成峰同学很有感触:“数学学习讲究‘数形结合’,图形计算器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有机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程开发必先发展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作为校本课程《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实验》领衔人的张志勇老师,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常州市“831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背后,迈出的是一串串追求专业提升与个人成长的坚实脚步。
像这样立足岗位追求发展的教师还可以例举很多。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增选人选”的沈斌校长,更是专业发展与专业引领的身体力行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对于学校,有如太阳对于宇宙,他是推动整个学校机器运转的力量和源泉。”从教师个人发展而言,“专业提升与个人成长”是教师实现自身教育理想、体现自身价值的终身追求;从学校角度讲,教师发展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工程。“个人自主发展、同伴合作共进、专家高位引领、实践活动推进”的校本培训之路,实现了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道校园内外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学校的课程建设。建立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学校构建与开发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的初衷。
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相结合,学校规划了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学生社团活动被纳入学校的整体课程,学生对社团的组建、发展报以巨大的热情,他们在申请表上详细呈现了自创社团的名称、特色、拟聘指导老师、活动资源、活动方式、社团宗旨、发展目标等。最终学校成立了27个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每一个社团都有严格的社团活动管理制度,有自己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课程评价体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一份别样的收获。
“声乐爱好者协会”会长朱江薇是一名非音乐班的学生,因为“喜欢听喜欢唱”加入了声乐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她“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了声乐演唱水平,精神世界更丰富了!”戴凌是一名音乐班的学生,出于对音乐的狂热爱好,高一进校时,选择了声乐社团。“一年社团活动,我收获了快乐,带着老师的期望与肯定,带着自信顺利进入五中的音乐班,继而向艺术的殿堂攀登!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这么好的环境和氛围,我有信心为了心中那美丽的音乐梦想而不断努力、超越!”这些在社团活动中游刃有余的同学,在艺术节(学校“八大主题文化节”之一)中,同样展示了能力与精彩。
“阳光心理社团”的徐颖茜同学深刻地感受到“加入这个社团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学生社团是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社团,很新鲜,同时也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我了解了更多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掌握了一些缓解压力,促进自我成长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身边的同学,同时也帮助自己。”戴莹珏在大家的推选下成为了心理剧的女主角,“在正式的演出中,同学和老师都对我们的心理剧赞不绝口,同时他们还纷纷表示我们的心理剧对他们处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很有启发,这让我们非常开心。”
“艺馨义工服务队”更是把学生的发展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担任服务队队长的伏婷同学是一名美术班的学生,当她看到用专业特长能为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带去可爱艳丽的墙画的时候,“心中有一种特别自豪的感觉,还有就是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参加了一年多义工活动后,她对“义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初只是被“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这样的字眼所吸引”,现在觉得“义工不仅仅参加一次或者两次活动,而是需要将这样的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爱与付出成为生活的习惯。”
“让每一个在这里学习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社团”, 五中坚持,学生社团是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天空,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的不只是素质与才干,更多的是获得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具有更为活跃的思维、创新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一所底蕴厚重与未来无限精彩的学校
1942年,留日博士、实业家吴葵秋先生遵循“培植地方青年、养成有用人才,服务社会,担任复兴国家重任”的教育宗旨,创办了“武进县私立西郊中学”。1956年,西郊中学由私立转为公立,改名为“常州市第五中学”。1996年,学校在常州市创办首个普通高中艺术特色班,从此走上艺术强校之路。2000年,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验收。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0年,学校再次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谨记“诚 敬”校训,遵循“为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造条件”的办学理念,经过历代五中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名江苏省美术高考状元和两名江苏省音乐高考榜眼。特别是艺术特色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学校办学业绩稳步提升。如今的五中,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元发展,才艺见长”、“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在江苏省有重要地位、在常州市不可或缺”的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品牌学校。
2012年11月18日,常州市第五中学在常州大剧院隆重举行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七十年风雨兼程,桃李芬芳自成蹊;十六载艺术浸润,风华正茂立潮头。”通过校庆,回顾了办学历史,展示了办学成就,扩大了社会影响。这一刻已成为学校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展望前景,学校若干年内易地重建,赋予了五中发展更广阔的舞台。重建后的五中,将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相结合,教育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处处体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能充分满足四星级高中和艺术特色教育所需。
美好的新校区让人心生向往之情。面对学校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立足学生未来成功的当下教育探索,五中人从未停止过。国家级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旨在提升艺术特色教育的办学品位,初步设想引入美国国际教育创新研究所开发的“EL新思维英语课程与教学方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呼唤全体五中人用更崇高的教育理想、更广阔的发展思路、更有力的教育步伐、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抒写更为壮阔的教育精彩。“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齐头并进,文化教育与艺术熏陶比翼齐飞”——未来,让我们时时努力;未来,让我们孜孜以求。 王颖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