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德育巡礼>>主题活动>>文章内容
笃心育人,且行且思——“致我们的老班”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4-0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盛红
 

前段时间,学生发展处在全校开展了“致我们的老班”——由学生给班主任写评语的活动,各班学生高度重视,大家利用这个平台表达了对班主任的特殊情感,对班主任讲了不少心里话。在学生的真情流露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什么样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

“您对工作兢兢业业,感谢您对我们嘘寒问暖”,“您爱岗敬业,做事情一丝不苟”,“从您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语言点,我们知道了您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学生们的原话,可见不论老师任教的学科,老师的年龄,教学的方式,几乎在每一个学生眼中,对老师最深刻的印象是:你是否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你对学生是否负责任。有将近20个班级的信件中都提到了班主任的敬业、负责,这成为班主任工作中最让学生信服的地方。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还在于班主任对课堂的掌控。能够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科教学,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要条件。例如,高一(3班胡星荣老师、高一(9)班戚逍逍老师,高二(3班曹宇老师,高三(5班陈克龙老师所带班级的同学都特别提出了班主任精彩的课堂征服了同学们,他们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对所学科目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

作为班主任老师,难免“婆婆妈妈”,对班级的学生提醒再提醒,教育再教育,甚至有时有学生还会因此而感觉厌烦,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常常让班主任们烦恼不已。但是事实上,从学生们的信件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的。通过细节的管理改掉学生身上的坏习惯,为班级的荣誉和学生奋斗在一起,班主任做的点点滴滴,学生们都看在眼里。比如高三(2)班的陈静老师等,他们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被学生看在眼里,让学生非常敬佩。

除此之外,每位班主任身上的特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班级氛围,每位班主任用自己的方式引领着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给老班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类班主任较受学生欢迎。

1)“长辈型”班主任:长辈型班主任善于打“亲情牌”,在日常生活中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学生,他们和蔼亲切,温文尔雅,用这种亲人般的关怀让学生融入班集体,让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高一(5)班的薛海波老师,高二(6)班的俞丽芬老师,高三(7)班的王立敏老师就是这样“长辈型”的班主任。学生失落时的一句鼓励,学生生病时的一杯茶水,天冷时候的一句嘱咐,无一不深深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有“爱”的支撑,才有学生的奋进。

2)“兄长型”班主任:“兄长型”班主任特别善于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既是老师又是哥哥姐姐,他们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同伴,分享自己曾经的求学经历,能够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玩伴,与学生一起聊电影,打篮球,在他们身上永远都是青春的活力与年轻的激情。高一(10班周莉老师,高二(5)班查文达老师,高二(7班芮明力老师,高三(3)班武媛媛老师等一大批年轻老师就是这样“兄长型”班主任,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走进学生心里,更用一腔热忱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3)“智者型”班主任:“智者型”班主任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他们有着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他们总是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他们亦师亦友,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高一(9)班戚逍逍老师,高二(3班曹宇老师,高三(5班陈克龙老师,高三(1班黄灯兰老师就是这样“智者型”的班主任。他们让自己成为学生背后细心观察的眼睛,让自己成为学生跌倒时扶起他们的双手,让自己成为学生迷茫时的指南针。在他们身上总有那些吸引人的特质,最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当然更多的老师兼具 “长辈型”班主任,“兄长型”班主任和“智者型”班主任的特质,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呵护着学生的成长。在春风化雨的教育下,让自己和学生从陌生人变成朋友,从朋友变成亲人。这中间无一不包含着班主任的智慧与汗水。

二、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致我们的老班”活动为师生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确实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他人肯定与赞赏,学生如此,老师也是如此。也许,繁琐的工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会将老师的职业热情消磨殆尽,但是学生的一句“我们真的很爱你”,却能够长时间的滋润老师的心灵。这次活动,给了学生对自己的老班“大声说爱”的机会,这样的感动一定会长期留存在老师的心中。另一方面,也给了班级学生反思的机会,学生们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来发现班主任的辛苦,发现班主任对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在发现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体味成长。

在平时的师生沟通中,“谈话”成为最主要的形式,但是这样的形式较为僵硬,这次活动也启示老师: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书信、电子平台等都可以成为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式,才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三、学会倾听,才能完善自己

人都有言说的欲望,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解别人的需求。或许是职业习惯,老师更是习惯于“说”,而越来越不习惯倾听。这次活动给了班主任倾听学生想法的机会,了解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通过彼此的交流,也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学生渴望获得什么样的帮助,这种形式让老师有更加明确的自我认知,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才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致我们的老班”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学生对“老班”的那份尊爱,将会鼓舞着“老班”们继续心怀爱生之心,笃行育人之事,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享受着“老班”的幸福……(朱玮 学发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