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您是否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去哪儿了呢?
2月12日,五中的小记者们利用一天时间,跟着垃圾去旅行,也亲眼目睹了高新科技为我们常州的城市管理带来的便利。
第一站:橫兴路压缩转运站
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我们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首先要由环卫工人们运送到这些垃圾压缩转运站。同学们听着站长介绍着压缩转运站的日常工作情况,看着师傅们冒着严寒、动作娴熟地将那些带着刺鼻气味的垃圾一车车地送进压缩机里,想着365天里,师傅们都要重复着这脏、臭、累的活儿。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如此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由衷地道一声:“师傅们,你们辛苦了!”在此,也要呼吁大家在生活中尽量少制造垃圾哦!
第二站:光大国际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跟着“垃圾”来到了位于遥观镇上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看着矗立在眼前的如童话世界般美丽的蓝色厂房,“小记”们颇感意外,这就是处理垃圾的地方吗?和想象中的反差好大!在接下来的参观学习中,大家了解了1吨垃圾经焚烧可以产生340多度电,光大国际通过规范的工艺、先进的技术、精细的管理,为我们常州市垃圾处理达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的鲁云同学更是对其“不冒黑烟”的烟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三站: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厂
该厂与光大国际只有一墙之隔,“小记”们重点参观了它的飞灰无害化处理流程,通过先进的工艺对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进行再次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飞灰中的重金属含量,节约了我市危险废物填埋库容,延长了危险废物填埋库的使用周期。“原来,垃圾处理还有这么多学问哦!”
第四站:“12319”平台
用完午餐,各位“小记”又坐上汽车向下一站——“12319”城市管理平台出发。说起“城管”,人们常常会把他和小摊小贩联系到一起。当“小记”们参观了“12319”平台、通过与平台操作、管理人员的交流,才知道常州的数字化城管平台早已不是“小”城管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发现窨井盖缺损怎么办?打“12319”;发现有人违章搭建怎么办?打“12319”;发现供水供气等需要抢险报修怎么办?还可以打“12319”。相信,此站活动下来,“12319”已深深烙在了各位“小记”的心底。
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更直观的体验,城管局还特意安排了监督考评员带着“小记”们到公园、社区对我市十三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部分内容进行了专项检查。
一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小记”们有着良多感悟。
● 高二(7)班陈奕帆: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垃圾的世界,看到了高新科技给予了它们第二次生命。随着参观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垃圾是一支支潜力股。在潜移默化中,我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真正享受了其中的快乐。当然,我也了解到实现垃圾分类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不能对垃圾分类漠不关心,它就像是一个小细节,却可以改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更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人。
● 高一(7)班 鲁云:今天,我看了垃圾“变废为电”,体验了高科技为我们城市管理带来的便利,再次体验了科技对我们的重要性,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我认为应该组织更多的普通群众前往参观,让大众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人人争做环保卫士。
● 高一(10)班陈逸菲:在学校组织的这次环保活动中,我们一共参观了四处地方。在横兴路垃圾中转站亲眼见证了平时我们的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压缩,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与付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让我看到了对垃圾更加方便、环保、快捷的处理,全厂只有60多个人,却依旧可以使所有的工作都有序无差错的进行,这让我感到十分佩服。最后参观的数字化城管的指挥中心让我们改变了以往对城管的印象,通过各个监控探头和三维立体的模型,管理员们只需在电脑上便可全方位了解城市中各个方面的漏洞,并及时进行修复。通过今天的行程,我收获了很多,也见证了咱们常州市的蓬勃发展。
● 高一(3)班潘淼:在横兴路压缩中转站,我们参观了垃圾压缩的全过程。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述我们知道他们工作量的巨大,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在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我们了解了现在对几类垃圾的处理方法。看着工作人员井然有序的工作着,心里不禁喟叹,如果广大的市民可以再自觉些,也许他们也不会这么辛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站,12319城建热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护社会和谐的平台,可是在这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它,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陌生。但今天,我知道了城管角色是多么重要,它维护着城市的稳定。短短一天,令我收获良多。(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