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2-25 地点:图书馆一楼 参加人员:研修小组成员 记录:戚逍逍
第一环节:张志勇:关于研修小组的建立和推进
一、组建研修小组的原因:
1、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在于教师发展,尤其新校建立,与南师大的合作,对师资要求更高。优秀的队伍不是一时之间培养出来的,在高一年级率先启动。高一一方面是起始年级,更有一批年轻的教师,追求优秀。
并非以备课组为单位,而是跨学科的,相互沟通学习。学科不是割裂的,可以相互借鉴。
2、为新的学校挑选实验教师。新学校有新的轨制,为了筹备实验班,要挑选一部分实验教师,全程跟踪,能做课程,需提前准备。
对职业的追求不应只停留在谋生手段,还应有个人价值的体现。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成就学生。
二、研修小组的任务
(一)“立足于设计,协同创新”:
1、创新课堂,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2、协同发展,形成团队
3、搭建平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语文为例:阅读课的推进)
(二)“立足于课堂,与课堂有关的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要素
1、教学内容(备课:重难点,流程设计,教学法)
2、教育资源的搜集和准备、准备课件(为了展现内容而选择合理的多媒体手段和呈现方式)
3、学情的分析和诊断(判断依据、检测手段)、学生活动的组织
4、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反馈、跟进、学生的第一次学习体验跟踪
(三)研修目标:以个人带动每个备课组“组组有特色,人人有绝活”
三、落地推进,组织活动
要想达到目标,需要额外的时间:阅读、实践、写作(反思)
1、 广泛的阅读
eg “基础教育期刊网”教学设计和案例、书目,共享推荐,看完后讨论思考
2、 实践和写作(反思)
完善以前的教学设计,按照新的框架进行拓展,先丰富,再简化,分享
走进课堂,两周一次活动,按照观察点,检测教学设计的完成
教学有法、教学得法,常规以外要有创新(教无定法)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对实验班的畅想和研修准备
金莹:语文阅读课:时间如何安排;要和写作联系在一起
学科中心、E学习
王海惠:不认为新概念有多好,文章太简单,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是在试卷上提高的;有些学校听归听,读归读,听说读写,专题课堂;外教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而我们学校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外教;
英语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希望让学生接触真正的英语,这是我们英语老师的口语所不能达到的,而原版电影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希望学校不要制止。
张:培养兴趣和学校规范不矛盾。学生是否需要?效果如何?可以提供平台,让学生回去看。或者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看,有教育目标地去完成。
朱玮:基本上很少有同学会主动在课后作老师建议的阅读和视频电影,而且文科的学习和理科不一样,文科的学习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大量的背景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戚逍逍:跨学科的研修,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教学方式,放在一起交流,耗费时间太多,共同处是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多些这方面的创新交流,以推荐阅读和听课为主。
胡星荣:备课心得。沈校长工作室的格式。写完的感觉蛮充实的。
张:减少形式化的备课,侧重于框架设计。如果把样式做到,考虑的点就不一样了:我的教学如何切合学生实际,更侧重于前端设计和后端反思。
以后活动,预先准备一个话题,为解决问题而探讨。
附研修小组成员:
金莹、朱玮、刘隽、陈强、蔡亚飞、张志勇、王海惠、姬晓芳、胡星荣、戚逍逍、周莉、薛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