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金莹老师开设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小?初?高”议论文写作教学研讨课
3月20日,常州市写作教学工作室联盟在常州市勤业小学五楼演播室举行第三届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议论类文本写作指导为主题,围绕读后感写作,以小学六年级学生、初中八年级学生和高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勤业小学庄彩霞老师、勤业中学渠敬雷老师和我校金莹老师分别开设了三节研讨课。
我校金莹老师与高一5班学生一道,围绕阅读文本——《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运用发展性评价层级表,体现工作室联盟“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写作有方向、点评有把手。整堂课在知识学习课和作前体验课的铺垫下,课堂教与学重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鲜明的观点是读后感的灵魂。在作后升级课中,借助四篇典型的学生读后感例文,从读后感整体评价出发,带领学生借助层级表细细评析,与学生共同梳理出了四条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提升例文层级时有法可依。
课后,参与研讨的老师和与会专家对三节课进行了务实高效的评析。江苏省教研室课题管理中心朱纷主任认为课题研究的最重要载体就是课堂实践,她充分肯定了小初高一体化作文教学的研讨模式;天宁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于纯老师指出三节课同中有异,同中有联,年级不同,能级要求也不同,小、初、高一体化的教研模式有效地打破了不同学段间的隔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陈玉琴老师简练地对三节课进行了评价,她认为小学的教学有想法,初中教学有思想,高中教学有主见,整体而言三节课有目标、有策略、有提升。其他专家和老师们也对这三节研究课评价较高。
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常州市写作教学工作室联盟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小·初·高”写作教学研究,为议论类文本的写作教学科学化、高效化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