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尤其是学科教学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影响并推动课堂变革,从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实践的回应。我校图形计算器研究,用四年的努力,立足课堂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1月1日,张志勇老师应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邀请,在全国课题成都会议上向与会的400多位教师代表作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
在大会报告中,张老师以《开发案例创新教学,优化思维促进理解》为题,首先回顾了学校图形计算器的研究历程,从“不会也用”、“能用则用”到“想用即用”的三个研究阶段,让他们的研究视阈从关注内容走向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研究方式也从教师课堂演示转为带领学生用技术做数学。四个层面的成果梳理(挖掘技术潜力、开发整合案例,丰富教学实践、探索实验教学,推动数学理解、彰显学科价值,开展数学活动、提升学习信念),可以清晰地看出五中人的课堂研究思路,发挥技术的优势关键是怎样使用技术,需要明晰图形计算器具体用在哪里、为什么要使用,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本质。五中的图形计算器课题研究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赞誉和一致肯定,诚如全国中数会理事长、人教社中学数学编辑部主任章建跃博士所言,“江苏常州五中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他们的研究经验值得全国作推广和借鉴。”
此外,我校2014年又有多位师生在全国图形计算器评比中获奖。其中全国图形计算器整合研究2014年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评比中,张志勇、杨一奋老师获论文一等奖,赵艳芝、朱谦友老师获论文二等奖,朱谦友、蔡亚飞老师获教学设计一等奖,黄卉、蒋敏获教学设计优秀奖;“卡西欧杯”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图形计算器应用能力测试活动中,高三10班李聪等10位同学获闭卷测试优秀奖,高二1班王非等11位同学的6篇学生论文分获二、三等奖。
学习无止境,研究无终点。“用好技术,为学习真正的数学、开展真正的数学活动扫除障碍”,将是五中人不断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