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上个世纪,在我国的山河大地上发生的那场悲壮激烈、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战争至今仍让中华儿女们刻骨铭心。
9月1日,“和平与未来”主题班会在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举行,来自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一(8)班和常州市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计艺术系1442班的学生分别带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以此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伟大而震撼人心的日子。下午两点,瞿秋白纪念馆内座无虚席,我校汪海飞、周嘉慧、鞠俊老师也前往观摩学习。
在这场庄严而肃穆的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回顾了抗日大事件,观看了纪录片,也各自对那段历史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当主持人问及既然中日两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爆发战争,那两者之间是否可等同对待时,学生们呈现出了两种近乎相反的观点,有人认为都是战士的责任,保护天皇和捍卫主权是一样的,达尔文早就提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而有人则认为出于人道主义立场,则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两类观点的碰撞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无疑,适者生存的理论确实有其合理性与客观性,然而如果一味强调这种弱肉强食的观念,那又何必要有人类的文明呢?作为高等生物存在的人类,本该有的怜悯心与恻隐心,一旦被杀戮所蒙蔽,一旦为利益所熏染,不辨是非、不明道义,那又与低等动物何异?因此,日本一天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平便始终无法真正到来。
而反观今天,华夏儿女已经走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然而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的心中应当始终铭记这句话,居安思危、奋发图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时,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应饮水思源,时刻警戒自我、鞭策自我,为早日成为中华不朽的脊梁而不懈奋斗,以此祭奠千千万万的中华英魂!(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