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学频道>>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变革方案: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发布时间:2016-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斌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崔允漷
一、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要廓清教学专业的边界,必须先澄清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习的 本质是经验在深度或广度上的持续变化,即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或社会 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当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存在时,就是为了让儿童在新旧经验之 间发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学专业的领地就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儿童将旧的经验建构成新 的经验,使儿童从经验的此岸过渡到经验的彼岸。 厘清了教学专业的领地之后,我们再来思考教学专业的实践。就具体的专业实践过程 来看,称得上专业的实践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专业方案的拟订、方案实施与结果评估。区 分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专业与否的标志就是专业方案的有无。决定该项实践活动专业化程度 的依据首先是方案的专业化程度,因为方案决定着后续的实施与评价。因此,要提高教学 专业化水平必须提高教学专业实践的质量,而要提高教学专业实践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方 案的专业化含量。
二、教学专业的方案有哪些? 从宏观到微观,教学专业的方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第二层 是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即教师对学生在某一学期所要学习的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过 程与评价进行的整体设计,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第三层是单元或课时方案。即教师 在开展专业实践之前,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要求以及上述对应的《课程纲要》, 对某一课时或某几课时、或对某一知识点、某篇课文、某个单元或主题进行专业设计的方 案。这三层方案自上而下是逐步分化,自下而上是逐步整合,充分体现了课程育人的复杂 性与专业性。
三、如何提升教学专业方案的质量? 我国中小学教学专业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将国家课程方案转化成学校课程 方案?。二是如何基于课程标准与学情研制学期课程纲要?三是如何基于内容标准编写单 元或课时方案?虽然中小学长期以来有重视教案管理的传统,但在实践中存在明显的专业 缺失,这样便导致教师几乎都忙碌于微观层面的课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技艺上。说得不客 气一点,就是整天捡芝麻,还以为捡到的是西瓜。长此以往,新课程背景下的一致性专业 实践将被分割成五张皮: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考试与评价。 更有甚者,一个教师就有可能在制造三张皮:教案、上课、作业三者毫无相关。最后的结 局是,人人都感觉自己忙着课程育人,但谁也不知道自己真的为育人做了些什么。
摘自 《教育视界》2015年第11期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