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在这万物新生的季节里。五中高一学生和部分老师在3月27日前往溧阳天目湖进行以“览湖光山色,享早春风光”为主题的校外研学实践活动。
为了更充分地展开本次校外研学活动,各班同学提前分好学习活动小组,预设好研学主题,做好活动方略,以便在活动中仔细体会,观察,交流。
春风拂面,空气清新,师生们在风光旖旎的天目湖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轻松与惬意。登上天目湖游船,放眼远眺,天水一色,烟波浩渺。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一湖碧水,清澈澄净,令人陶醉。走进茶文化园,了解茶之境,茶之源,茶之史,茶之俗,茶之香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乡村田园安放的石磨、石臼、木杵用无声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着江南乡村的民俗风情,描绘着江南乡村的生活场景。状元阁上,孩子们临风远眺,思接千载……
本次校外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既享受了身心的愉悦与放松,又深切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真谛。本周班会,各班还会将本次校外研学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刘隽)
后附学生游记:
早春风光无限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阳春三月的清晨,我们一行人踏着轻柔的步伐,走在通往天目湖的大道上。天目湖是大自然给予溧阳人民的宝藏,进入园区,再也找不到一条大道,小路旁,两边的竹子交相掩映,似一道天然的屏障,从竹枝上飘落的竹叶,慢悠悠地伴着风滑进湖面,阳光从竹叶的缝隙里透了进来,慵懒地洒在我们身上,从湖面吹来的风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好不惬意。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在湖边若隐若现,偶有几个行人搅了蚍蜉生物的好梦。
古代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现在,一行人也同样讲究如此。天目湖除了耳熟能详的“鱼头”,还有为之一绝的“茶文化”。茶文化馆里陈列着各式的茶具,你绝对想不到小小的品茶竟蕴含着如此大的学问。漫步在采茶园中,时不时想起那些采茶女采茶的景象,如此精细的活儿,想来也只有女子能够胜任了。
海子曾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驻足在游艇上,我也有此感受。尽管天目湖不及大海广阔无垠,但也不失风采。微闭双眼,放空心思,湖也能让人心旷神怡。
天目湖另外一个妙处在于有许多原生态情景,例如水车,麦田。历史书上说到筒车,水车为水利灌溉工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上去踩,古人是具有怎样的一种智慧啊!
阳春三月,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行人来到这里踏青,是一件幸事。赏早春风光,开始新的一年的耕耘。(高一8班 朱李娜)
玩中学 学中玩
迎着明媚的阳光,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天目湖。
大家满心期待的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坐上豪华观光游轮赏风景呢。坐上了游轮,天目湖风景那是一览无余啊。山清水秀,流水人家。高低起伏的山脉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犹似美丽画卷吸引着每个人的眼球,都被这景象迷住了。不愧是名胜风景区,果然不同凡响。
抵岸,分组研学活动开始。我们组迫不及待飞奔上山,虽然路途“疾苦劳累”,但终是站得越高,风景越美,对山下壮观美景一览无余。山顶有高空滑索项目,可谓惊险刺激,很遗憾没有体验到。沿山路往下,走过晃晃悠悠的逍遥桥,到了展览馆,领略了茶文化的风采,欣赏了茶文化的艺术,目睹了茶叶的制作过程,留下了张张纪念照片。
享受了展览艺术后,走过彩虹桥,调皮的我们踩踏水车,玩的不亦乐乎,引得一旁可爱的小学生们也都跃跃欲试。一路走一路吃,来到传说中的醉酒屋,那必定要进去体验一番。哇,整个人晕乎乎的仿佛真的喝醉了。出来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时间飞逝,已经快到集合时间了,感觉好舍不得,坐在亭子里欣赏了会风景便到集合点了。
这一天很充实,受益匪浅。不仅玩得开心,学得也开心。到处走走,亲近自然,体验逍遥桥,感受醉酒,玩水车,一路乐呵。学嘛,茶文化展馆走一遭,领略茶文化艺术,受益匪浅,学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
总之,这次的校外研学非常开心,学中玩,玩中学,收获满满!(高一8班 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