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工作就这样紧张、有序地拉开了帷幕——
●管理的艺术:“道”“术”结合,大格局成就大舞台
22日上午,管理研讨会。学校特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史品南校长,为学校管理团队做了题为《做有理想的教育者,做有情怀的管理者》的专题报告。史校长围绕“对管理工作者的感悟”“做校长的体会”“对做中层干部的建议”等三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大家分享教育智慧,碰撞思维火花。管理是“道”与“术”、“人”与“事”、“全面”和“重点”的结合。做一个有“情怀”与“胸怀”的校长;像“农民”一样,悉心呵护学生个性与成长,顺应天时,因势利导;服务好师生发展更要引领好学校发展。中层干部要起好桥梁沟通作用,顾全大局,勇于承担,加强反思,有所创造。来到曾经工作过的校园,史校长传达了期盼五中发展欣欣向荣的一片深情。
会上,各职能部门对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做了梳理,并对期初工作做了细致安排。杨尧中校长特别强调了教育教学工作要和“安全”“规范”紧密联系,吴敏书记则引用“天上不会掉馅饼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对联,希望争创“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年又比一年好”的五中事业。
●福利的轰炸:红包+祝福语+绿植+培训
23日上午,全体教职工开学工作会议。开学第一天,见面有好礼。
喜庆的红包,人人有份。红包里装有一句新春祝福或者励志话语,养眼的绿植生机盎然。新的一年,祝愿大家拥有好身体,怀揣好心情,欢喜生活工作,不负好时光。
高大上的培训,人人有份。提升师德师能,加强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校邀请了常州市师德模范叶静老师做专题报告。用心,有格,更有爱。叶静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倾力、倾情打造他们的“幸福七家”。每年一次全员家访、每天义务辅导学生、风雪中送达成绩单、主动把因为家长生病无人照料的学生接到自己家住、向经济困难的学生伸出援手、引导学生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平凡的叶静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我在常州做老师”的不凡追求。
常州市教科院院长朱志平博士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着眼当下,站位高远,向老师们介绍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任务、培养目标。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优化了课程结构、内容与实施。朱博士建议要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进一步提升课程研究、课程育人的能力。在谈及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时,他特别强调了利用学科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教师能力提升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并明晰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框架,对老师如何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指明了路径。
在下午召开的教研组长会议上,全体教研组长认真审阅了《常州市第五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纲要》,就解题竞赛、教学展示、成长论坛等三层八类项目的实施环节作了认真细致的谋划和商量。通过氛围营造、制度构建等举措,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更为至关重要。
●“大招”的背后:静听花开的声音,成长路上有我陪伴
23日下午,德育工作研讨会。且看1993年踏上工作岗位、有着11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万秋萍老师的治班“秘笈”。
班级自治:班级目标、规章制度、班干部团队的形成,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自觉内化,高度自治。
个性评语:“人总是要长大的,不管是“佛系”还是“道系”都是要食人间烟火的。任何外界给你的光和热都不可能永远照亮你温暖你,该是你自己学会发光发热的时候了。”“出色的理科颠覆人们的俗见!英语是你的软肋,但你丝毫没有气馁,虽屡战屡败,但坚信屡败屡战之后必定直捣黄龙!”“你就像山涧的一股清泉,安静地领略、感悟这个世界;你就像山中的一枝兰,清香悠长,让周围的人无比舒畅!”有的家长还把万老师精心写的评语发到了QQ空间“显摆”。
静听花开:现在的我多了白发皱纹,少了冲动怒火;多了静待花开,少了急功近利;多了慈悲为怀,少了虚假套路。我会给全班学生充饭卡,会给生理期女生冲红糖茶,会给没吃早饭的学生送饼干,会在圣诞节买礼物给孩子们,会莫名心疼担心被罚回家的住校生,会关照迟到的学生安全第一,会耐心对待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茫彷徨的孩子。遇见这样一位老班,该有多么幸运。
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肖志民处长和政策法规处王建强处长应邀参加会议。肖志民处长指出,班主任要在工作中获得“心流”。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变革、零零后学生的全面登场,呼唤班主任必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班主任工作要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教育至简是追求真善,要始终不忘初心,要有“儿童立场”与“中国能量”。王建强处长结合具体案例,强调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增强法规意识,注重学生安全教育。他用做好个人规划、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持续思考一两个问题、始终保持教育的新鲜度四句话,和大家共勉。
乐教乐学不忘初心,提质创优再谱新篇。2017,我们一起走过;2018,我们全新出发。(王颖 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