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 | 教研组长 | 周次 | 主讲人 | 主题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地理 | 张海霞 | 第一周 | 张海霞 | 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安排 | 2018.9.5 | 汇秀楼503 (下同) |
第三周 | 汤青 | 高一课程研讨 | 9.19 | |||
第六周 | 陈志 | 高三复习研讨 | 10.10 | |||
第八周 | 胡星荣 | 教学问题解答 | 10.24 | |||
第十周 | 冉娜 | 3S技术更新 | 11.7 | |||
第十二周 | 张海霞 | 校级对外公开课准备 | 11.21 | |||
第十四周 | 林雅婷 | 12.5 | ||||
第十六周 | 陈志 | 高层精神传达 | 12.19 | |||
第十八周 | 汤青 | 高一课改总结 | 1.2 | |||
第二十周 | 张海霞 | 期末工作安排 |
注:各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原则上两周安排一次(本学期共安排10次),请各教研组学期初将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作统筹安排并上报课程学习处
2,课学处按各教研组提供的计划每周公布,如有临时性调整,请教研组提前告知
(周五下班前)。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本组人员构成及分工:
年级 | 成员 | 备课组长 |
高一 | 汤青、胡星荣、刘国芹、冉娜、林雅婷 | 汤青 |
高二 | 刘国芹、张海霞、胡星荣、汤青、郎妍 | 刘国芹 |
高三 | 陈志 | 无 |
二、工作目标
1、 认真围绕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室的工作目标和市教育局下发的《常州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目标,融和我们地理学科特色开展工作。
2、 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做好新课改的各项衔接工作,从研究课标到整合教材,再到课堂落实,再到实践活动课的创设,今年的高一教育教学任务艰巨。力争在新老教师的合作下,有所突破。
4、新教师加入,青蓝工程的衔接,三年内,两位新教师争取都能到市教坛新秀的梯队里。
三、工作思路
为了完成以上工作目标,形成以下工作思路:
落实常规,踏踏实实做好教育教学
教研组活动每两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做到一课一议,一周一总结一设计。
新教师做到备课有详案,课后有反思,课间有改善。第一年争取站稳讲台。
老教师备课要有提前量,每一节课都要有教案,有整体教学设计。
组内公开课每周都要有,大家轮流上,每次听课安排在周二,周三教研组活动就评课,一课一评,一课一反思。听课要求上,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加强课题研究。问题是载体,研究是形式,目的是服务教学。每位教师都从自身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利用课题研究的机会,组内教师积极参与,今年新教师的加入,期待我们的教科研能更上一层楼!
积极参与市区级教研活动,校际之间的交流,初安排,今年的校对外公开课是冉娜和林雅婷开课。
多关注新技术和现代学习工具的配套使用,地理学习的兴趣带动,地理学科的实践需要,都需要我们一线老师走在前列。
配合教科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积极参加市基本功比赛,争创佳绩。
高一高二备课组按计划开展组内活动。
加强自身学习和相互交流,了解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变化。
做好新教师的培养和带动工作,组内老师合作共赢。
配合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落实好青蓝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