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江苏省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原淮安楚州中学)的邀请,常州市第五中学地理教研组一行三人,在杨尧中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淮安市普通高中“广教研”暨淮安市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基于问题情境创设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本着参与学术交流,彰显五中地理学科基地的地理教研组魅力,这次活动,教研组特别重视,早作安排,多次磨课,组里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层面给予了充分的关心。
活动一开始,一行三人参观了学校的历史展览馆——淮安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遗址,时刻不忘初心,不忘学习前辈们的奋斗和付出,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五中刘梦迪老师开设同题异构课,通过开课,让老师们清楚的看到不同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不同解读,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策略的不同,并由此打开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刘老师这节课获得了淮安市同行以及市教研员的高度肯定和点评,课堂设计符合高一学生认知,创设情境来自热点时事,贴近生活需要;提出问题能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细节把控到位——让学生圈点勾画重点知识,齐读朗诵提高课堂参与度。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也收获满满的信任和感动。
在评课阶段,教研组长张海霞老师应邀介绍了五中在面对新高考改革的当下,教研组如何转变思路,教研组对地理教学的整体思考和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基地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随后张老师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获得与会人员的很多共鸣和掌声。
杨尧中校长全程参与地理学科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全过程,在整个“广教研”学术活动期间,他和江苏省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的张乃宝校长以及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正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清江中学教育集团范集中学校长刘金龙就开展学校学术交流,共同促进地理学科及学校学术优质辐射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最终三位校长取得学术认知上的高度一致及日后合作交流意向。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行,是我校地理学科组深化地理学科基地建设的又一次实践和行动,也是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组进一步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省内外发挥学科辐射引领作用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刘梦迪老师的开课心得
开课构想:地理信息技术这一节内容较为抽象,重点在应用而非技术的一节课题,设计课堂时,紧贴课标,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展开教学,从常州市第五中学和楚州中学的卫星遥感图导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和距离,基础知识铺垫后引入安徽歙县洪涝灾害这一真实情境,通过模拟救援、小组合作、建言献策、问题探究等形式展开,分析安徽歙县洪涝灾害的成因、探讨消灾措施等,学生活动丰富、发言活跃,对问题的理解有见地、有深度。
开课感受:此次开课,收获颇多。要关注知识本源,关注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开课,不断认识自我、剖析自我、重塑自我。年轻教师要站稳教学、守住课堂主战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走出去,才能更有底气,教学永远在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