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秋天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冬天就成了风景,这一学期的的新秀教师成长营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要落下帷幕,整个学期的活动都让我收获颇丰。
9月初我们进行了新秀教师成长营会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金主任从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提出一些建议:青年教师要做好成长规划,清晰发展目标,踏实践行;要深入研究新教材,全面提升教学基本功,把关注点放在与教学情境相关的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丁校长提出“要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理念,为我们新学期的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9月上旬我们在线上分组讨论学习了学科指导建议。通过学习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要做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归纳总结。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上课时切忌“一言堂”和进行“填鸭式”教学。在我短短的历史教学生涯中,我感觉比较有效的是不断点名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随时跟着教师的节奏思考问题,特别是在史料分析这一块上,更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材料的总体意思,然后对照问题去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然后结合材料以及所学内容去回答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其他核心素养,例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也要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
9月中旬的线上主题班会观看及讨论,让我明白了:首先,作为班主任,班会主题的选择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一定是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真实遇到的但是自己无法解决或者比较迷茫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具有一双慧眼,在平时多多关注。其次,班会课的形式。在保证不影响学生学习,不占用学生太多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参与,甚至让学生自己开班会课。但是有的主题,比如考后分析总结,就适合班主任一人秀,我上高中的时候每次听完这类班会,都会觉得自己被打了一剂强心针。
10月中旬我们前往西太湖,开展团队建设扩展活动。这一次的团建活动中,增加了新秀教师们的交流和熟悉感,也通过丰富的团队合作活动增强了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见识,交流了情感。
11月上旬我们聆听了毕巧艳老师的专业发展汇报,真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我们不要惧怕开课,因为每一次开课都是自己的磨练和鞭策,一定要反复试讲,及时纠正(个人实践过,试讲真的非常重要),并且写逐字教案,规范课堂语言,督促自己不要讲废话;其次,不要惧怕新的技术和事务,多去想一些别人没有开过的形式课,积极参加教研学习,积累经验,并及时记录,为论文积累素材;最后,全身心投入工作,毕老师有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你想让别人怎么看待你,取决于你的努力和业绩。”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靠的都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善于利用琐碎时间,研读教材,收集资料,取其精华,整理好后为己所用,深入挖掘教材语句,深挖过后的思路往往可以成为自己的亮点。
12月中旬还开展了论文撰写发展有关的讲座,为我们答疑解惑。
在此期间还研习了高考模拟卷,撰写了论文,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秀教师成长营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是真正能让我们年轻教师学到东西,不论是专业发展方面还是班主任工作方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认真备课勇于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青年教师认真听课备课是最基本的操作,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围绕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二是师生关系又爱又敬,与学生的相处是门非常大的学问,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喜欢你的同时又对你有敬畏之心,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怀、有见地的优秀教师,我想,这将会是我一辈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