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时光飞逝,紧张而忙碌的第一学期工作已经步入尾声,回顾一个学期的历程,感慨万千,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几个月内我和每一位在校教师一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做到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和师父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我十分感谢学校可以给我带班的机会。本学年我任高一5班和13班的物理教师以及高一13班的班主任。在这个学期内,我的感悟颇多。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我发现班级之间的学习状态是不同。13班对于物理而言兴趣比较高,但是态度比较骄傲、散漫,思考不严谨、答题不谨慎,男生更甚于女生,因此在备课、上课、课后答疑方面会做针对性的调整,5班整体出现了对于物理的畏难情绪,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兴趣盎然,当知识点难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掉队”现象,面对此种情况,我才用单独谈话、一对一分析问题、鼓励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物理的学科教学方面,我很感谢学校在放假前给新老师布置了提前备半个学期课的作业,通过一个暑假对于课本的分析、对比、打磨,我提前适应了新的教科书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因为对整套教科书,特别是力学部分有了初步的整体把握,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并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一节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适当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为后期的相关教学做了铺垫。同时,提前备课,让我站在讲台上不会发怵,也不会遇到剩余太多空白时间的尴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做些机动的变化,并且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处理班级中的事物。另外在高一物理备课组长沈惠梁老师的带领下,于正式开学上课之初,我们集体框定了本学期物理课授课的大体进度,规定了每节内容的课时数,并根据学校特点调整了部分知识点的出场顺序,以及章节之间的衔接过渡方案。因此,在面对新的职场生涯时我们心里是有底的,在尽量保持自身教学方法独特性的同时,也不会出现与年级组步调不统一的现象。
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物理是一个拥有强逻辑性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独立的,一道正正规规的高考物理题,可能涵盖十几个知识点,那么我认为在讲解过程中虽然要把握难度,不能做太多的拓展,但是基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每一个知识点留有“引子”,以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建立知识间的连贯性,从而形成知识网络。那么这个“引子”应该放在哪里、有多长、怎样埋在教学中,我觉得主要依据不同老师的上课风格、班级学生的现场反应,以及教师对于课本和高考的把握程度而定。另外,在听学科师父和同组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受益匪浅,深刻的感受到了不同教师对于教材不同的处理方式,每一种方法都给了我颇多的启发,并且,我们的听课内容并没有局限在高一阶段,其他年级的课也有积极参与。我觉得新教师多听课是必备的,只有多听、多学、多思考才可以博采众长,集众家之优点,摸索、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作业方面,我会将批改作业是发现的问题记在便利贴上,提醒自己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应该着重讲解这部分内容。并且,每节作业的点评工作都会及时、到位, 我会将优秀和存在大量问题的作业留到课上亲自发放,以示鼓励、警告,并且优秀作业的评定标准并不单单是正确率,写题痕迹也是决定指标之一。对于出现三次问题的学生,我会在课后询问具体情况、及时沟通,以免出现掉队现象。面对学生问问题时我会尽量区别于上课阶段的严肃、凶残,让他感到春风和煦,对私底下问问题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在这最初的职场生涯中我很感谢我的班主任师父杨尧中校长、学科师父蔡斌华老师、双培师父李德明老师,感谢三位老师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竭尽所能为我提供帮助,感谢杨校长在我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为我拨开云雾,教我怎样与学生相处,感谢蔡老师在我备课遇到困难举步维艰时用他丰富的经验和极具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带我渡过难关,感谢李老师在我思想进步和教师人格魅力养成方面给我提出的指导性建议!
最后,希望能在五中这个大集体和大家共同成长,相互促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