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求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探索和徘徊、对各种主义和思潮反复比较之后的历史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青年学生理应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会革命先辈的光辉思想。
微风拂面,杨柳依依。4月1日,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及部分老师,前往沙家浜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驻足芦荡,环顾四周,尽是水乡风光。到达沙家浜后,同学们首先分批次参观了禁毒馆、法制馆和临时展览馆,并合影留念。在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是苏、常、太游击根据地,展馆展现了抗日时期的真实资料。通过认真观看革命历史时期的图片和文物,追寻先辈足迹,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和英雄伟绩。
接着,同学们自由活动,领略湿地之美,追寻红色记忆。随处可见的“郭建光”、“阿庆嫂”等大型雕塑,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传承革命火种,共奏时代旋律。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五中学子们“游、学、思”结合,漫步江南烟雨,感受民俗风情,寻访英雄足迹,留下了不一样的春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