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不止 学习无尽——徐婕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和英语教学工作已告一段落,在充实且幸福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成长,不断蜕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术,虚心地向班主任师父和学科师父学习,尝试“立足个性,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由衷地感谢学校提供优质多元的双培工程平台,对我们年轻教师的集中培训和在线培训,跟着班主任师父杨老师学习管理班级之道,随着学科师父蒋主任学习英语学科教学之法,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亲密接触,尝试将从师父那里学到的知识和原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课堂和班会课,在五中的这片热土上我热情地挥洒着汗水,用心守护,因爱成长,全身心地浇灌着青春朝气的孩子们,促进他们全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期虽已结束,但是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回顾与总结是必要的,针对本学期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一直秉持着用心灌溉,将心比心的原则。面对孩子们情感与心理问题,我深深地意识到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高二的孩子们正值青春期,充满活力的他们偶尔也会有迷茫与不安,会有冲动与烦恼。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最需要做到的是及时发现与了解孩子们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最人性化的教育我想也就是将心比心的教育了,拉进学生和自己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毕竟如今已然成为教师的我们也曾是孩子,也曾是一名高中生。将心比心,我明白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便是被理解与被信任。有的时候,在遇到比较棘手的学生问题时,我也会虚心向班主任师父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从问题本身出发,结合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和层次地分析,最终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在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了解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还是缺乏一种无形的习惯意识,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但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为了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我坚持每日打卡,早来晚走,力求日日清,人人清,哪个学生哪一学科没有过关,都记录在纸上,发动优生的榜样力量,和我一齐帮扶习惯较差的同学,直到完成才划去名字。每周五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课,我会结合学校学生发展处每周班会主题以及相关要求,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与学生们开展讨论,班会课不是说教课,过度的单向灌输不如采取灵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合作模式,合理地树立规则意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发展主动实践与灵活创新精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心思考,互帮互教,鼓励优生大胆展示,以优带中,以优辅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交流,还采用同伴互助和小组竞赛的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自己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跨年级进行听课,向学科师父探讨与研究新课程目标与新教材教法,认真搞好备课,备好课是教好课的最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效果才会好。实际教学时针对不同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导向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潜。语言学习不是重复机械的过程,我会给予孩子们更多享受学习英语、表达英语和欣赏英语的机会。课中发现教学问题,课后及时用文字留住自己的教学足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不追求什么,只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对于工作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态度决定高度。有人说,做教师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为了生存,第二层是出于“良心”,第三层是用心去享受这份职业带来的快乐,也就是最高的境界。我想:我会继续从事着这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会朝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迈进,用心灵去感受这份纯真和善良,去享受这份平凡的快乐!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与反思,对于教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青春为帆,以爱心为浆。作为年轻老师虽然我们经验尚浅,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够年轻,有力量,肯吃苦,所以我们拥有希望的可能,拥有成功的筹码。当然这需要我们在时间、空间上不断地积累与拓展自身的教学力量。季羡林先生说过:“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那么让我们无畏前路的艰难与险阻,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直至花开遍地,满是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