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我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成为了一名高一年级的历史老师。踏上工作岗位一年来,在新鲜感褪去之后,我看到的是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新高考新教材,7个班的教学任务,让我每天如履薄冰般谨记初心和使命。我时刻记得习主席的嘱托,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教师。我认为,做好“四有”教师,筑牢敬业爱生师魂才是个人价值提升的不二法门。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在课堂上,我尽量将我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倾囊相授,不仅如此,我还更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对于历史学科的热爱,形成专业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我今后一直要追求的目标。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的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
而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知道历史课程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意义,历史课堂中应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公正严明。我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每一名学生抓起,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进取。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积极地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才能苦中有乐,无怨无悔。许多老教师都说,越来越强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一年多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认识到做好一名“四有”教师的必要性。俗话说“其师,则信其道;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时代新要求,新起点新挑战,接下来每个光辉灿烂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倾注全力,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栏目列表
尚清华个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9-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尚清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