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学习张桂梅精神,践行“两在两同”——学校青年教师主题演讲比赛
发布时间:2021-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狄崇

  为深入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践行“两在两同”,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师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在建新功行动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我校于11月开展了以学习张桂梅精神,践行“两在两同”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活动从十月初就进行了策划安排,通过演讲稿、视频录制评比,从初赛中推选出了8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11月24日下午,青年教师齐聚汇秀楼三楼会议室参与活动。校吴栋书记、姜刚副校长,蒋磊主任、金莹主任、王晓蕾副主任、朱寅副主席、团委鞠俊书记担任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查文达主任和秦飘玲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记分员。

  决赛现场,8位选手依次登台,一展风采。他们结合身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实例,用真切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讲述着张桂梅老师的动人故事,也讲述着自己身边平常却不平凡的教育故事。台上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台下仔细聆听、掌声潮起,整个会场激情四溢,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震撼着每一个人,演讲者的切身感受令会场充满了感动。

  整场比赛,竞争激烈,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徐春艳、殷凯、褚今和金之玮四位老师荣获特等奖,李欢欢、李玉玲、石文珍和许梦老师荣获一等奖。其余老师分获其他奖项。活动最后由吴栋书记、蒋磊主任和朱寅副主席给各位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演讲比赛旨在学习教育楷模张桂梅的育人精神,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老师们深受鼓舞,一定会更加坚定信念、牢记使命,为全力推动五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教师个人简介、演讲精彩片段〓〓

徐春艳.jpg

  ●徐春艳老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高二10班班主任,承担高二(6)、(10)班语文教学工作。

  教育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春风化雨筑梦路,润物无声筑师魂》精彩段落: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张桂梅老师用赤诚的爱照亮了山区女孩们的前程,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传递到大山深处。她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书写担当。以坚如磐石的信心,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寻求方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殷凯.jpg

  ●殷 凯 老师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高一(1)、(3)、(5)、(6)、(9)、(10)班地理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将最纯粹的教育献给最可爱的学生。

  《丹桂弥香,腊梅凌寒;师者桂梅,大爱无疆》精彩段落: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就学习到张桂梅老师的典范事迹,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张桂梅老师为我们新教师树立起行为的标杆,点亮信念的灯塔。同时,我又是惭愧的,反省自身,自参加工作以来,尽管时刻牢记热爱教育事业的初心,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老师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的坚守在教育岗位,尽自己所能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尽一份力,为五中的发展尽一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QQ图片20211202200349.jpg

  ●褚 今 老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现任高一(4)班班主任,高一(3)、(4)、(5)和(10)班历史老师。

  教学理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教导学生,用自己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习模范张桂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精彩段落:

  看到关于张桂梅老师的报道时,我仿佛瞬间透过张桂梅老师看到了我的高中班主任的身影,不施粉黛,却散发着光芒;步履蹒跚,却散发着无穷的力量。张桂梅老师在无数次的家访中看到许多女孩子因贫困失学,她决心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她说道“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听到这句话时,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我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女孩子的性别造就了她们长大后会成为人妻、人母的规律,在人类的发展和繁衍当中,女性始终是整个社会里重要的部分。通过教育,女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去争取拥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去做到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QQ图片20211202195702.jpg

  ●金之玮 老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历史)专业,现担任高一(13)、(14)、(15)班和高三(2)班历史任课教师。入职以来开过两次校际公开课,获得2020年常州市历史年会论文三等奖。教育理念:将心比心,用爱育人。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精彩段落:

  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通过学习,我认为好老师应该是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应该拥有自己的个人魅力,用爱培育爱、激发爱和传播爱。最后我想分享一段余光中老先生的话:“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希望我们都能坚持终身学习,无私奉献,将教育事业作为我们终身的热爱与信仰。

李玉玲.jpg

  ●李玉玲 老师

  中共党员,教育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任高二8班班主任,承担高二8班、11班英语教学工作。

  教育理念:育人如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做星星之火,点亮孩子们的人生》精彩片段:

  从青丝到白发,从颇受怀疑到人人尊敬,张桂梅不变的是一颗真诚炽热的心,一颗支持山里女孩求知的心,一颗秉持“坚守才有希望”信念的心。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共同撑起了中国山村的教育梦。在他们中间,有“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坚守深山四十载,从最初的“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她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大山之中,却也为一批批山村孩子插上了走出大山的翅膀;有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为了雅鲁藏布江边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她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一教就是十几年,让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现在的5%,她就是那朵最美的高原格桑花。

许梦.jpg

  ●许 梦 老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扬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担任常州市第五中学高二(1)、(5)、(7)、(9)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曾获常州市区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教育理念:匠心教知识,仁心塑人格,做有温度的教育,心怀暖阳,逐光而行。

  《接续燃灯 不负星光》精彩片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张桂梅始终用默默奋斗,践行誓言、接力使命。现如今,青年人已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她的学生周云丽毕业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这个她最熟悉的地方,传承爱与希望。未来,他们也将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温暖的教育故事,比如政治教研组的盛红老师,她20岁初登讲台,50岁西行援疆,30载教书育人,她早已将思政教育融入孩子们的精神血脉,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欣喜感动。写苍天只写一角日与月悠长,画大地只画一隅山与河无恙,初登讲台的我,何其有幸,长于华夏盛放之时;何其有幸,有“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引航指路。 未来的思政育人路,我将追寻着这束光,修炼百味讲台,不惧雨雪风寒。

李欢欢.jpg

  ●李欢欢 老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承担高二(15)班物理教学任务,入职以来开过一次校际公开课。

  教学理念:教学相长,有教无类。

  《不忘初心,争做教师中的张桂梅》精彩片段:

  教师,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职业?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中各有评判。但对于师范专业出身的我来说:我是真的很喜欢学生,也是真的热爱着这三尺讲台。在我刚进校走上讲台的前两个星期,说实话,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或是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让我很不习惯。是真的感到挫败,无助,也是真的觉得迷茫和沮丧。我一次又一次的在深夜反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最初的梦想吗?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工作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呢?感觉一切都让人措手不及,甚至还会焦虑不安。还好,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打开微信里收藏的张桂梅老师的采访视频来反复看,或是翻一翻书籍《我有一个梦想》,读一读里面张老师的经典语录。每次看完之后,我都会泪流满面,这个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你是不是还没尽力呢?你是不是可以更好呢?

石文珍.jpg

  ●石文珍 老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目前承担高一7班和14班的教学任务并担任高一语文备课组长。曾指导两位学生获省级作文比赛二等奖,多位学生获常州市三等奖。

  教育理念: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崖畔的寒梅,光亮的火炬》精彩片段: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说:“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一枝崖畔的寒梅,化身散发光热的炬火,毫无所求。“高尚”“伟大”这些通用的词语,似乎都不足以形容出我们的热泪盈眶。高尚而伟大的人,从不需要什么溢美之词,也不需要铺天盖地的荣誉加身,她们,需要的是“见贤思齐焉”的后继者,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追求者,是化身炬火,散发光热的同行者。希望我们从不曾等候炬火。做一只小小的萤火,也是良善和热爱。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