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展演原创剧目,由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常州市金坛华罗庚艺术团联袂演出的儿童音乐剧《青铜葵花》,12月3日下午在五中知音楼剧场温情上演,作为“百年逐梦,汇秀今朝”五中建校11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关工委、学生发展处组织了全体五中学子观看了这一经典剧目。
儿童剧《青铜葵花》改编自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以欢乐、明净、唯美的笔调,讲述上世纪70年代苏北油麻地村,小男孩青铜一家和城里姑娘葵花相濡以沫的故事,展现苦难年代里未被遮蔽的人性光辉。在这个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故事中,曹文轩和儿童剧的主创人员试图告诉孩子们,葵花似的少年儿童应当像青铜一样,坚韧不拔,乐观刚强。
“展现葵花的成长,是希望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展示青铜的担当,是希望看到孩子主动担当。今天的孩子们不用再遭受那些大苦大难,而青铜和葵花在挫折中的坚强和乐观,对于养尊处优的当代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学校关工委马良兴校长说。
〓〓五中学子观看心得〓〓:
●高三13班 张文斌
今天我们观看了改编自文学大师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的同名儿童剧,观看完来自金坛儿童艺术团的表演后,我也感慨良多,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奶奶过世,城里人来接葵花回家,葵花面临艰难抉择时,村里人万般不舍,却依旧为了葵花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选择支持葵花回家。葵花上船后,青铜才姗姗来迟,他拼命追赶,绝望的嘶吼,却意外的学会了说话,他学会的第一句话是:“葵花”在路的尽头追回了葵花……
开放式的结局给人以丰富的遐想,一改原著略显悲凉的结局,哑巴学会说话,也让我们见证到感情的力量。同时我也觉得课余时间观看这样的话剧,那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共情能力。
●高三13班 黄歆然
今天我有幸在学校里观看了话剧《青铜葵花》,其中,演员表情生动、动作丰富,以对白的形式诠释了油麻地里发生的事。它主要是讲述了葵花被大水冲到油麻地被青铜一家收养,后青铜把上学的机会给葵花,卖芦花鞋给葵花做衣服的兄妹情;在经历各种苦难后依然保持的纯真和善良。这当中,青铜奶奶说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腰杆也要直起来。”“我们已经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只有有文化才有出息”她说出了当时人的自尊与诉求。后来,葵花的离开使青铜这样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声嘶力竭,饱含了多少不舍。这个话剧通过苦难美的呈现,给予我们对成长和大爱的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