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整合教学研与学 素养评价行与思 ——我校承办江苏省语文教学研究所“任务群视角下中学生阅读素养评价”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处(原创)   作者:汪海飞

  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评价研究,我校承办了江苏省语文整合研究所十月专题研讨会活动,研讨主题为“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中学生阅读素养评价研究”。10月18日下午,多位专家和一线小初高老师们相聚常州市第五中学,集中上课、评课、研讨,开展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研讨。

  首先,两位老师在我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两节研究课。

  常州市第二中学陈妤老师呈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现场教学。陈老师从常州东坡公园一处石壁景点入手,设计了撰写“解说词”的任务情境。课堂通过“以读促解,明确词意”“依托疑点,挖掘亮点”“对照量表,小组互改”几个活动,组织学生从解说词的撰写要求出发,融合对苏轼本词中写景、怀古、抒怀的理解。课堂任务聚焦,生成流畅自然。

  常州市第五中学汪海飞老师呈现了《故都的秋》的课堂。汪老师创设了“品秋味•悟秋情”创作会的情境,依托学生自己绘制的插图品读文本秋味的特点,激发学生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沉思生命的周期,体悟“悲凉之美”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文章写法,更关注背后的审美心理。学生或读书或讨论,课堂气氛热烈。

  勤业中学的史丹老师和新闸中学的李赞老师分别做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享。

  史丹老师遵循初中生学习特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走进校园寻找美”“朗读名家笔下自然”“书写我感受到的自然”等学习活动,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形成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最终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习素养。

  李赞老师分享了她在九年级开展了“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通过整合多学科学习资源,整合写作、演讲、实验等学习方式,围绕主题开展调查、分析、撰写报告、推介演说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探究深度,促进学生真正形成核心素养。

  研讨中,各专家又对任务群情境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指点剖析。省特级教师、江苏省语文整合研究所副所长岳亚军老师提出:“要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品鉴美、创造美的过程”。他指出任务群的形式不重要,关键在于设计是否整合了学习目标、内容、资源。教师在任务群情境设计中要关注逻辑起点,针对单篇文本要解读出最核心的文本价值,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研究所副所长高红老师提出小初高一体化教学很有必要,任务群活动设计要注重逻辑性、实践性、有效性,同时单篇任务群要走向单元任务,继而走向全面任务群教学,任务群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真正成为组织者、引领者、支持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张超老师围绕写景文章在不同学段中学习内容的差异,指出要根据学段教授写作的共性与个性内容,强调了审美创造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所满春燕老师再次强调任务群教学的特征是整合,且要将任务情境设计置于当下多元社会背景下,着力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研讨会后,小初高老师们还充分交流了下一阶段的研讨安排。此次研讨会还通过线上研讨和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任务群教学及整合教学的重要理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任务群教学转变的目标,即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理念,都呼唤新的课堂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将立足生情,结合办学理念和特色,持续深入的教学实践及研讨,持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育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落地,为达成“美的教育”且行且思。

(撰稿:汪海飞 审核:蒋敏)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