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华西坝上依然弦歌不辍,星火不灭,两个孩子建立起的纯真而美好的友谊,弥足珍贵……10月30日下午,首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华西坝”历史的话剧——《野蜂飞舞》在五中知音楼剧场拉开帷幕。学校关工委、学生发展处组织了全体五中学子观看了这一经典剧目。
《野蜂飞舞》根据江苏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同名小说改编,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华西坝为背景,以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黄裕华一家为中心,描写了孩子在战争中的成长。全剧以橙子老人的回忆讲述来展开。抗战时期,随着金陵大学农学院流亡到成都华西坝,十来岁的女孩儿黄橙子和比她大五岁的男生沈天路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相识、相交,建立起纯真美好的友谊。作者黄蓓佳对这部舞台剧充满期待:“这是一部上世纪40年代的青春之歌,描写了那个年代青少年的青春、热血、理想和憧憬,我想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前辈是如何长大的。”国之栋梁的大爱厚德、青年才俊们的碧血丹心,他们高尚的理想在时代熔铸中升华,其精神历久弥新,成为民族的宝贵财富,至今依旧熠熠闪光。
“《野蜂飞舞》是一部充满温情、彰显人性光辉的感人作品。这是一部面向青少年的剧,故事虽小,但两个孩子成长故事的背后,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抗争史。立足当下,我们有责任告诉现在的青少年那个年代的中学生是怎样在战火中成长的,让他们感受那个年代青年的时代抉择,认识这种民族责任感。”学校关工委马良兴校长说。
〓〓五中学子观看心得〓〓
● 高二7班 杨晨希
黑格尔言“一个民族有了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野蜂飞舞》聚焦八十年前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家庭,却反映了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演员活灵活现的演技,舞台设计的精巧,音乐台词的配合……无不让人身临其境,为之动容。
黄橙子郑重地向天路哥哥承诺“我会为你一个人弹奏《野蜂飞舞》”的真挚童言;沈天路义正言辞“国仇无报枉为人”的坚定呐喊;青年学生“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铮铮誓言;全中国“犯我中华者,不共戴天”的激越吟啸……黑夜令人恐惧,但炬火终将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斗中被点燃,因为青春气贯长虹,所以青年当顶天立地!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立足今日,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明志、笃行、勇锐、进取,让那首黄橙子再没机会为沈天路弹奏的《野蜂飞舞》响彻人间!
● 高一7班 芮一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的舞台剧《野蜂飞舞》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华儿女“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抵御外侮的长城,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前赴后继。
“什么时候我们的头顶才能没有日本人的飞机啊!”今天的我们生活在繁荣富强的中国,生活幸福,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高一16班 陈子馨
急切、短促、有力的琴声在静谧的剧场盘旋着、跳跃着,它似一群群野蜂在飞舞,在反抗,在复仇,在追逐那自由的光!
灯光熄灭,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拉开舞台剧的序幕,她在诉说,诉说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人的选择和成长。她在呐喊,呐喊“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场景在变化,我的眼中蓄满了泪水,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更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群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人,我们要追梦拼搏,不负韶华!
(撰稿/摄影:陈琪琪 审稿: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