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新教材,探讨核心素养下的新高三备考策略,创建大单元教学理念,研究高中地理场域化课程设计,我校于2022年11月16日与常州市第三中学,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与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联合举行“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场域化课程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的刘宁坤老师,将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围绕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教学。刘老师以贵州六盘水的脱贫攻坚战为视角切入,探讨贵州六盘水地区是如何实现从贫困到脱贫到奔向富裕的转变。他的教学设计新颖,材料丰富翔实,以六盘水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起了整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明白六盘水地区从过去的“一碗泥巴一碗饭”到现在的“山沟沟里有金果果”的转变是不懈探索的结果,是“龙头企业+基地+科研所+合作社+农户”多方通力合作的结果。此外,在讲解的过程中刘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自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解题模板和答题思路。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刘宁坤
接着,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的黄孟杰老师着眼于垂直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借助《中国国家地理》的“林线”图文知识,带领学生一同探讨影响林线分布的上限和下限的因素。在教学设计上,黄老师以那拉提草原的美景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其“腰带状”的森林带分布产生的原因,设疑激趣。在课堂的结尾,这个问题也予以解决,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的前后呼应。同时,黄老师的学案设计十分精美,案例和材料丰富,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林线分布的特殊因素时相继引用了武夷山、阿尔泰山和喀麦隆火山等材料,既能加深学生对林线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黄孟杰
评课环节先由执教老师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并分享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收获和反思,再由四校地理教师进行评课指导。在良好的研讨氛围中,四校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对两位老师教学中的亮点、巧思予以肯定,也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提出中肯的建议。
联合教研活动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彼此的成长,年轻老师有收获,全体老师有启发,深秋虽冷,但地理教研的热情似火,点燃了一个个迸发的“小火苗”。
本次四校联合的教研活动为年轻教师搭建了展现风采、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助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的青年教师都收获颇丰,对如何整合和利用教材、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如何教学和学习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路上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在“双减”背景下不断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落实新理念,聚焦核心素养,致力于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效课堂。
(撰稿/摄影:李馨 审核: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