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新课程改革,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月6日下午,学校以“优化教学赋新能 融美课堂促提升”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大教研活动暨“汇秀•青年智库”展示活动。学校特邀地理学科陈志老师、理综组导师潘建明教授、化学学科周存军教授进行了评课指导。全体教师深度参与,积极研讨。
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活动中地理组殷凯老师和化学组王依依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独具特色的两节公开课。殷凯老师以一镜到底的方式,通过冰芯、树芯、岩芯带同学探索青藏高原的奥秘,借助《开学第一课》视频内容,巧妙将学生带入情境,以学案为抓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得出自然环境整体性结论。王依依老师通过从微观的角度预测硝酸的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在类比推理、实验搜证的过程中体会物质的性质变化,在小组讨论中,探寻物质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学会调用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
春风润雨话道法,潜心教研促提升。地理学科陈志老师对这堂地理课的知识重组、主题式情境教学、问题式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殷凯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找到贴合情境以吸引学生兴趣,同时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既做到了细节把握,同时体现了地理课堂的整体性。地理组其他老师表示这堂地理课满足了学生对于知识迁移学习的需求,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大概念教学,值得课后进一步研讨深化。
理综组导师潘建明教授就这堂化学课进行了教学教法分析,课堂设计从经验唤醒、探前思考、性质探究、知能归结、达标检测几个环节通过证据推理到闭环归结的教法让学生从初步学、深化学再到巩固学,体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课前中后一体化,重、难点突破,让学生从深思、领悟走向迁移、归纳、反馈。
化学学科周存军教授就化学课堂进行底层逻辑分析,认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对学生学情的把控能做到分层教学,教学过程知识的讲授处理合理,能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利用化学模型探究物质性质,课堂体现了辩证和批判的化学观念。
最后,杭佳楣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期待与希望。她指出,跨学科大教研活动打破了学科边界,加强了学科融合,为青年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她希望青年教师们不断提高课堂实践与研究能力,站好三尺讲台,不负青春年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跨学科大教研活动引发了全体教师在学科融合上的新思考,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并借鉴经验、理念、教学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在学习、交流、反思中不断成长,奋力谱写五中融美课堂的新篇章。
(撰稿:褚今 摄影:高顺裕、狄崇 审核: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