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我校“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接受省专家组调研视导。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黄伟,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无锡市北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树民,江苏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王冬美莅临我校,指导数学课程基地建设。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邓小进、副处长谢峰、校长杭佳楣、副校长沈默然、赵军、“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领衔人、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张志勇以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调研视导活动。
首先,张志勇以《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数学可视化教学形态》为主题,从思路构想、实践探索、期许展望三个维度就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向专家组进行了具体汇报。他从美好的数学教育愿景出发,具体阐述了课程基地的建设路径,即从四融四创入手,达成创设自如自在的数学教学环境、开发可见可做的数学应用课程、建设乐学善思的自主学习平台、畅通教研融合的专业发展通道、构筑实践创新的技术应用高地。并在教学主张“看见不可见,让数学教育更加平易近人”的解读中,具体介绍了基地的模型建构、教学环境和探索实践。其中,课程基地的常态应用、建模教学、教学形态创新等方面的举措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专家组对“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进行了现场视导,对课程基地的设计理念、文化展示、使用情况、设施设备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项目组老师就数学写作工坊、建模活动区、实验探究区、表达展演区等功能区域的教学融合应用、阶段研究成果等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数学写作社团、数学建模社团、数学探究社团等活动体验汇报,更有融入日常教学的常态化课程资源展示;既有GeoGebra、几何画板、TI图形计算器、HP图形计算器等通用数学软件、设备的赋能应用,也有zSpace虚拟现实设备、各类传感器、创新者系统等的探索突破。
最后,专家组成员对“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调研视导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并对后续课程基地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丁杰 专家组组长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五中的“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准确把握了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顺应了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五中正在积极地用课程基地建设的方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的成长被看见,让教师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从中可以看出五中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勇气和教育的担当。
黄伟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
五中的“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针对当前数学教育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做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实践层面做的非常扎实,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运用直接融入到课堂教学,开发了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爱上数学、然后进一步探究数学的热情。基地能够始终聚焦数学教学,提出的三大关键词:阅读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不仅指出了通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对其它学科也具有借鉴意义。这正是这个基地的创新之处,也让探索具有更加广泛的前景,让师生拥抱数字化教学的时代。
李树民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 无锡市北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
五中的“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在教学方式、学生活动、技术融合等层面有许多开创性的措施。研、教、学都在课程基地,基地的六大任务和内容均落实到位,可以看出五中人在用心做教育。后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考虑高一到高三序列化资源的建设,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课程的融合,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
王冬美 江苏教育杂志社副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五中“融创•臻数学”课程基地的探索和实践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意义。
基地在理解数学、理解教育、理解学生层面上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已经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育人,走向了真正的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未来课程基地会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努力培养更多视野开阔、志趣出众、学养厚实的创新人才。
(撰稿:张志勇、朱玮 摄影:高顺裕 审核:朱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