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汇秀•青年智库2.0”开展了第二次集中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跨学科研讨融美•自觉课堂理念在学科中的实践。刘宇琦老师和陈琪琪老师分别开设了研讨课《二项分布》与《说“木叶”》。项目导师潘建明教授全程指导,各学科种子教师、数学教研组、语文教研组参加了活动。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刘宇琦老师用生活中“抽奖陷阱”的情境设计引发学生积极讨论与思考。课堂中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步步探究结论。刘老师通过建模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化为形象化的图形,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陈琪琪老师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领略说明性文本的结构美、语言美。学生通过文本解读理解了诗歌语言的暗示,品味了言外之无穷。陈老师的课堂培养了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各类现象的习惯,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学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分享是一场心灵激荡的共鸣。课后,各学科种子教师们积极发言。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听课的心得收获,将融美•自觉课堂理念在本学科中的实践思考进行了充分表达,智慧碰撞,共同成长。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潘建明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两节课均进行了板块分析,详细入微、面面俱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意见。潘教授指出要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变单科育人为综合育人,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各学科均有其美,要善于发现并挖掘,融于课堂教学设计。他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在课堂中锻炼学生自思、自悟、自省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各学科种子教师们将坚持扎根于课堂,共同探究融美•自觉课堂的魅力,共同坚守“美的教育”初心,在美美与共的教育教学道路上且思且行。
(撰稿:黄玲珊、金莹 摄影:高顺裕 审核: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