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至25日,第36届年度T³™国际会议(Teachers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阿灵顿市(Arlington, Texas, USA)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以全新的视角探索教与学”。应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邀请并提供赞助,我校张志勇老师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全程参与了此次年度盛会。
从开幕式的Keynote speech到闭幕式的7 FOR 7 Ideas that inspire,从PD DAY Sessions到Conference Sessions,从Coffee Chats到STEM Demo…在三天的感官冲击下,张老师对数学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面向TI技术教师培训的PD DAY Sessions活动,三个时段各有11个工作坊同时开展研修,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在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的带领下分组研修。教师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从课堂教学到资源开发,从STEM到Python…,当看到老师们热情洋溢地参与活动的时候,你就明白“技术推动学习”的真正涵义与价值,关键是有案例吸引、有课程推动。尤其是STEM中国专场的实务操作学习,更让人欢欣鼓舞,传感器的高效应用(蓝牙传输)无疑可以激活当下理化生实验室“沉睡”的众多装置,Python语言的完美嵌入亦可构建融合赋能的新常态,尤其是与当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对接,尤其让人欢欣鼓舞。
此次会议的现场观摩学习,不但可以收获信息化推进的技术路径,如日常应用(支持教与学,解决教学效率问题)的做法和数学探究(建模、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等,回应课程改革关切)的切入等;更重要的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策略,如工作坊活动中,主讲教师如何吸引老师们参与活动,不仅有设计好的课程(典型问题启发思考),有经典的案例让人信服;更有教具、材料的精心准备,主讲老师与助理老师的默契分工等。回归到我们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现场,可从三个层面入手借鉴:一是夯实应用,积累典型案例,构建应用新场景。可以借鉴美国的典型案例进行落地开发,在夯实课堂的过程中形成教学策略。除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常态化应用,可以深度构建教学新场景,python的嵌入让TI如虎添翼,可以对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python内容,传感器的全面无障碍的接入可以盘活理化生的资源设备。二是师资培训,复制T3模式,培养热情参与者。可以联合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老师组建一个研修共同体,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实务操作,让大家真正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点燃应用的热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滚雪球效应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破局!三是扩大影响,凝聚更多人气,营造研究氛围。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在影响式微的当下,更需要发出我们的声音,包括在全国性会议上植入技校的印记,组织先行者打造并发表有影响的跨学科学习、STEM案例等。
虽有时差颠倒的苦恼煎熬和言语不通的困顿尴尬,但T³™国际会议独具特色的活动设计、精彩加持的STEM项目展示、洋溢个性热情的教师参与…,仍然可以让人不禁忘返流连,回望这几日的考察见闻,可以用“经山历海长见闻,革面洗心不虚行。路长日暮怎是由,躬耕忘返水云间!”来留存这段美好。
第36届年度T³™国际会议信息链接:
https://{域名已经过期}/en/t3-professional-development/t3-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