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止,奔赴莫停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衷心感谢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师范大学为我们搭建的优质学习平台,在这热情洋溢的季节,让我们有幸赴一场心灵之约,迎一场知识的盛宴。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江苏省高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涵盖了对新高考的路向分析和备考探讨、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课题选题和申报书的撰写、教学设计的实操和高考命题等诸多方面。学习期间,有研究,有讨论,有反思,每一场讲座都是高屋建瓴,每一段时光都弥足珍贵。对我来说,既是一次知识上的充实,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回首这一周的学习,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挑战的收获,也有深深的自我反思。
李善良教授题为“循常思变,固本强新”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他以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渠东建教授做了题为“新高考数学的路向分析与备考探讨”,他的金句幽默风趣,“好心好意还是越俎代庖”、“秒杀大招真的有用吗”、“熟能生巧,熟也能生笨”等等让我映像深刻,回味无穷。南大喻平教授的“指向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学习质量评价与命题设计”讲座从课程标准以及新高考出发,既有专业理论的深入解析,也有实际案例分析,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充实。南师附中刘明教授以一名高中数学老师的身份告诉我如何上好高中数学课,如何应对新形势的高考。孙旭东教授题为“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告诉我们上课我们一定不能“授之以鱼”,而是要“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数学的本质。顾继玲教授让我们分组现场进行课堂设计活动,让我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让我觉得更有意义。丁兴春教授从高考题目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命题经历,介绍了命题的常用方法和试题评价的体系,让我明晰了命题方向,开阔了命题思路,受益匪浅。
这次我们共听了九场讲座,每场讲座都让我收获满满。每一场讲座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深刻体会到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一周的学习活动是短暂的,但学习的后置效应是无限的,我会尽量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教学研究永远在路上。通过培训,我不断学习与内化,加强了自身的认识,同时也给未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加深了指导。培训的专家们让我意识到,身为一线教师可以在专业上有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我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实现更深远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