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精讲深研,沐光而行——我校青年教师团队赴江苏省溧阳中学交流学习
发布时间:2024-12-02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处(原创)   作者:徐春艳

  金秋之美,在于积蓄与收获

  教学之美,在于交流与提升

  匠心方能笃行致远

  钻研才可臻于至善

  我校青年教师团队

  赴江苏省溧阳中学交流学习

  深入课堂,落实先进理念目标

  深挖教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评课交流,聆听专家传经送宝

  集中研讨,促进同伴思维碰撞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

  纳他人之长以厚己

  教以共进,研途芬芳

  心有繁星,沐光而行

  全体青年教师定会砥砺深耕,不负灼灼芳华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合照.jpg

语文1.jpg

  【语文组感想】:这次有幸前往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吉丽丽老师和常州市一中的张玲老师的《逻辑的力量》这节课,同时参与了由郭家海老师主持的微讲座活动。在观摩学习中,两位老师展示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体来讲,两位老师的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接指向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重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有清晰的逻辑递进性,重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过程;两位老师都十分重视学情,关注学情研习的场域,关注新教材的运用和探索。逻辑单元整体难度较大,此次听课,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使我们受益匪浅。

  【数学组感想】:在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的李世凯老师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丁明明老师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并参加了由吴莉娜老师主持的评课活动。通过学习,我们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平衡知识讲解和核心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丁明明老师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省溧中的李世凯老师重视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内化,概念不止是概念本身,更要注重概念形成过程中蕴含的方法。同时,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都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更激发其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平衡知识概念的内化和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时刻贯彻落实。

  【英语组感想】:在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别玲老师和江苏省常州昆山中学的苏烨老师的必修2 Unit 1 Integrated skills《Reviewing a film》同题异构课。别玲老师注重综合培养听说读写看各项技能,课前引导学生绘制影评文章的思维导图,课上通过问题引导,逐步总结影评结构,并最后让学生听文本再次理清其中结构,学生活动设置环环相扣。苏烨老师采用演绎法,通过听力导入,展示影评结构,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并验证,分析结构后提供新电影信息,指导学生产出影评,亮点突出,思路清晰,设计连贯。最后,杨行胜专家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就《新高考背景下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处理》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分享,使我们对高中英语词汇及词义扩充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高考试题词汇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政治组感想】:本次在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的毛苏萍老师和南京一中的沈晨老师的《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参与了由郝良群老师主持的微讲座活动。在观摩学习中,两位老师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不同的老师持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受到他们教育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老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两位老师的教学活动都展现了自身良好的素质,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感受到政治学习的魅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组感想】:有幸前往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何正清老师和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汪美良老师的《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的同课异构课。在观摩学习中,两位老师就同样的课程内容知识,展现了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何老师的课环环相扣,线索明晰,充分运用表格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深入探究,将纲要内容和选必知识进行充分融合;汪老师的课从“香料”入手,创设情境,以小观大,打通教材,注重问题的思辨性探究。在评课过程中,专家老师们都认为,高三复习还是要回归教材,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度,提高对纲要和选必教材的通融度。整场活动着实令我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地理2.jpg

  【地理组感想】:有幸前往江苏省溧阳中学观摩了林昕妍和施丽佳老师的公开课《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位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们印象深刻,两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两位老师虽然采用不同的情境展开课堂,但教学环节的设计和问题的设置都能够充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二是课堂设计合理,两节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清晰明了,过渡自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三是教师独特的教育魅力,两位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我们贡献了两节精彩的地理课堂!

物理1.jpg

  【物理组感想】:这次有幸前往省溧中听了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吉丽丽黄朝慧老师和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居露老师的《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这节课,同时参与了由刘霁华老师主持的微讲座活动。听课后感受颇深,两位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导入新颖,利用多个学生自主实验获得了磁生电的产生原理,同时结合现代科学背景,提出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印象最深刻的是居露老师将看不到的磁感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让同学们感受到要想产生电场必须改变磁通量,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化学组感想】:有幸赴省溧阳中学听了叶鹏林老师和方兰兰老师的两节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同课异构。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进的数字化实验仪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巨大作用,另外,在备课时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将复杂的化学知识巧妙融入其中,通过一系列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化学学科问题,进而导入新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生物组感想】: 第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两位老师通过创设过氧化氢的分解情景,让学生感到生物是有趣的,只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的思考,是诱发学生走向学习的前提。第二、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这两节课都是实验课,两位老师都在进行学生活动时给予了充足的时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第三、课件简洁明了。精简的课件可以避免冗余的无关的信息,让学生更专注于关键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快吸收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组感想】:有幸前往江苏省溧阳中学观摩了吴杰老师的《挺身式跳远》和施曦老师的《耐久跑》。在刘成兵教授主持的交流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两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挺身式跳远的难度和耐久跑的枯燥,两位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问题的设置,充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二是课堂设计合理,两节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清晰明了,过渡自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教师独特的教育魅力,两位老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到位,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练习。在刘教授的总结中,我们对枯燥乏味、难以掌握的技术动作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撰稿:徐春艳 审稿:蒋敏)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