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教师成长园地>>新秀教师成长营>>成长收获>>文章内容
王玥智库年度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玥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灯塔

       非常荣幸能参与到学校的智库活动中,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成长,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职业道路。回首参与的四次活动,每一次都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教学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更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深刻的转变。

       犹记去年第一次智库活动,是戴慧教授为我们青年教师量身定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初入职场的我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方向的迷茫。戴教授的课程,仿佛一座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她从教学、科研、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等多个维度,帮助我们梳理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并强调内在动力的重要性。这次课程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并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她强调的自主学习和内驱力,也成为了我之后工作中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开始思考:我希望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我需要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这些思考,促使我更加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第二次活动是暑假作业交流研讨会,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分享,更是一次跨学科的交流碰撞。作为数学教研组的代表,我分享了暑期自我学习的经历,重点围绕大单元教学下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同学科的老师对大单元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这让我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我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在展示之后,戴教授的点评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她指出了我在大单元教学理解上的不足之处,也肯定了我在教学上的努力。她的话语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大单元教学任重而道远,我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次研讨会,不仅让我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让我意识到了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学会了站在不同的视角去思考教学问题。

      第三次智库活动,是一次难得的观摩学习机会,我观摩了郑云鹏老师的公开课。郑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娴熟流畅,课堂互动充满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学习知识。通过这次观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现状,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的组织能力、提问技巧、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上,都存在不足。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上,努力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郑老师的课堂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开始更加注重备课的深度,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性,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第四次智库活动,是立足期中考试展开的反思总结研讨会。这次活动让我们青年教师有机会坐下来,共同反思期中考试的得失,并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得以更加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尝试寻找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研讨会上,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找到了很多解决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共同进步的决心。这次研讨会,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同事们的交流机会。

      今年的智库活动,则是让老师分享暑假阅读过的书目,谈谈个人感悟。通过武媛媛老师和顾学兵主任的点评指导,我受益匪浅,解决了我当下作为青年教师的诸多困惑。

      回顾这些智库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智库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我搭建了一个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戴慧教授的指导,让我不再迷茫,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她就像一位引路人,引领着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智库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的智库活动,感谢戴慧教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所有帮助我成长的同事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带着智库活动给予我的宝贵经验和启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