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结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从刚进入五中这个大家庭就加入学校的智库活动,整整三年多的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现自己好像“缺点”越来越多了,甚至是“退步”了,收获一方面来源于潘教授的一次次的讲座,掌握诸多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来源于通过智库活动开设的公开课,有自己开课磨课的收获,有听同伴公开课时的收获。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能上一节好课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的难度是不小的,翻看过去自己的课件,简直不忍直视,我在质问我自己:“这个知识点就这么导入的?这个问题就这么问学生能答得上来?课的主线在哪?”我陷入了迷茫,以前认为教师是一份工作,现在觉得它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甚至是“我将无我,不负学生”的使命。所以我“怕”了,我感觉自己更需要学习了,更需要有指导,更需要有智库活动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各个层面的学生,了解各个学科老师的教学优势,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我有幸成为五中青年智库活动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智库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潘教授的精彩讲座,跨学科教学,种子教师的互动交流等。潘教授的深度学习等教育理念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发人深省。虽然每一次参加完活动不能全盘吸收,但也会一次次给我在教学观进行更新,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教是为了最终达到学生的深度学习,更重在教学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等。
通过一次次的智库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师中心已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和“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我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青年优势,利用信息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智库活动,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教师这个职业,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以“自觉”理念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逐步形成巧借智库这个平台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五中执教生涯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潘教授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为了常州教育的发展,为了五中学生的明天,也为了我们自己专业能力的成长,我会时时注重自己的发展,通过智库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