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师发展>>教师成长园地>>汇秀·青年智库>>理综组>>文章内容
陈梦馨智库年度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梦馨

个人小结

有幸参与本学年的智库活动,深感收获满满,犹如经历了一场知识与理念的盛宴,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以下是我对此次活动的小结与感悟。

一、前沿知识拓展与教学联系

在活动中,通过听生物孙辉老师的课,了解到高中学科跟前沿科学研究也可以有效融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后,我深入接触到了高中物理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动态,如高能物理领域的新发现、新型材料中的物理特性等。这些前沿内容让我认识到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在现代科学中的基础与延伸关系。例如,在学习原子物理章节后,引入关于量子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讲解,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如何应用于前沿科技领域,激发他们对高中物理知识深入探究的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让物理课堂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与现代科学发展紧密相连。

二、教学方法革新与实践探索

通过参与交流分享活动,学习到了许多创新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其中“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改变传统直接给出公式的方式,而是从生活中的加速运动现象出发,提出如“物体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定律。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我计划在今后教学中逐步推广应用这类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优化

鉴于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物理学科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智库活动中的专题研讨犹如一场及时雨。深入了解到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这促使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和教学侧重点,意识到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物理模型构建、科学推理、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习题讲解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中的表现,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为学生适应新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育技术融合助力教学提升

活动中展示的各类先进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令人大开眼界,如计算机技术用于物理实验模拟、智能教学软件实现个性化学习诊断与辅导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实验条件受限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我计划在今后教学中尝试引入合适的教育技术工具,如利用在线物理实验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一些复杂实验的预操作,增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熟悉程度;借助智能学习系统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实施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此次智库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遇,使我在高中物理教学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高考应对策略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将把活动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备扎实物理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持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