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进一步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学校生物教研组于2月21日开展以“跨学科实践与论文撰写”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解凯彬教授莅校指导,学校党委书记丁志伟、副校长金莹以及生物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凯彬教授从课堂实践和理论层面两方面解读了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强调跨学科并不是简单的两位教师同上一节课,而是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整合,更是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突破”,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以笔为舟,探索教学科研新航道。解凯彬教授专家从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生物学教学案例和自身论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从教学实践、政策热点和学术空白中提炼研究方向;论文框架一定要逻辑清晰、概念界定准确。解教授特别指出:“教学论文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扎根课堂,用数据与案例支撑观点,实现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双向赋能。”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讲座后,生物组教师向解教授提交了多篇论文,涉及“深度学习”“跨学科实验教学”等,解教授对此一一进行了指导。最后,顾学兵老师总结道:“跨学科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希望生物组青年教师以本次活动为起点,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推动更多融合性课题落地,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撰写论文投稿并争取发表,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撰稿:狄崇 审核: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