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5年5月21-22日,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高一部分学校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举行,围绕“基础较弱学生的英语教学策略”和“期末复习备考”两大主题展开,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聚焦学情,因材施教
会议中多位教师和教研员强调,生源差异是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通过各校分享的教学状况报告,我深刻认识到:
1. 精准分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例如,部分学校通过分层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明确学生薄弱环节(如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差),进而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2. 降低门槛,提升信心。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需从“简单、重复、趣味”入手,例如通过高频词汇分类教学、情境化语法练习,逐步夯实基础。
启示:在后续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学情调研,避免“一刀切”式教学,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分层作业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期末复习策略的科学性
研讨会提出的“系统性+针对性”复习模式让我深受启发:
1. 知识结构化:将零散知识点整合为专题(如阅读理解题型分类、写作常用句式模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 错题资源化:利用学生高频错题设计变式训练,例如平陵中学陈心怡老师展示的“错题改编”方法,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
计划:在期末复习中,我将采用“专题突破+限时训练”结合的方式,并建立班级错题本共享库,强化学生薄弱环节。
三、公开课的示范价值
平陵中学陈心怡老师和洛阳高中彭栩妍老师的公开课展现了两种鲜明风格:
陈老师以“情境教学”为主线,通过生活化案例(如校园活动策划)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彭老师则侧重“任务驱动”,通过小组竞赛形式强化语法应用。
收获:我意识到教学形式需服务于目标,灵活运用多媒体、游戏化设计等手段,能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
四、区域协作的积极意义
此次会议为各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例如:
新桥中学分享的“校本词汇手册”开发经验;
金沙高级中学提出的“早读分层任务单”实践案例;
这些经验为我校优化教学提供了直接参考。
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校际资源共享,例如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五、反思与改进方向
1. 加强理论学习:部分学校提到的“二语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等概念,提醒我需持续更新教育理念。
2. 注重长效规划:许多学校已制定高一至高三的连贯性教学计划,而我校目前更侧重短期目标,今后需在课程体系化上投入更多精力。
总结
本次研讨会不仅解决了实际教学困惑,更让我认识到:教育是“慢艺术”,需耐心与智慧并存。未来,我将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参与教研合作,助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