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的“逆旅”人生
当经典文学遇见青春笔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次高二年级语文暑期创意作业,旨在让学生以笔为舟,以画为帆,走进狄更斯的文学世界。同学们为《大卫·科波菲尔》精心绘制的读书小报,不仅是阅读心得的分享,更是创意与思辨的精彩融合。每一份小报都是一次独特的解读,一笔一划间,直观感受到科波菲尔从困境破茧的坚韧,体会到经典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这就是文学带来我们的温暖与力量。
妙笔绘数学,创意绽暑假
暑假期间,同学们化身“数学传播者”,用灵动笔触串联起多元内容:从古代文明的数学萌芽到经典数学名著,搭配着可爱的机器人形象,带我们回溯数学发展的漫漫征程;聚焦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等知识,把繁杂的公式梳理得清晰明了,卡通元素的点缀其间让严谨的数学多了几分灵动。同学们通过创意排版,将数学的浪漫与实用充分展现。新学期,让我们带着这份创意与热情,继续在数学的世界里畅快遨游!
这个暑假,英语与音乐撞个满怀
英文歌曲蕴含着英语语言的韵律之美,是感受西方文化、提升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暑假,同学们用英文唱响假期,在旋律中感受语言之美,在创作中释放青春热情。不仅展现出良好的英语素养、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通过歌曲这一载体,让英语学习焕发新的活力。每一个作品都凝聚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与艺术表达的热爱,是同学们对语言文化的深入探索,也是跨学科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歌声里与世界相遇,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步履绘史,笔端传韵
当课本里的历史从文字跃入博物馆的展柜,当同学们的步履丈量过常州博物馆的青铜展陈、南京博物院的书画长廊、上海博物馆的陶瓷秘境,本次暑期历史创意作业便有了鲜活的注脚。此次创意作业打破课堂与实地的隔阂,引导大家跳出书本,以 “小小策展人” 身份与文物对话。同学走进常州、南京、上海等地博物馆,将所见展品化作手册里的手绘细节与文字注解,让沉睡的历史在笔下苏醒。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既是同学们历史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交融,更圆满了 “让历史可触摸、可讲述” 的教学初心。
青声述天下,锐眼观时政
暑期时政热评卡巧妙地将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同学们首先从权威媒体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挑选感兴趣的时政新闻,并进行分类整理。随后,从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深入分析这些新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例如暑期旅游升温、消费市场活跃等现象。时政热评卡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信息筛选、分析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此作业同学们更加关注社会,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山海有情,地阔理明
从雪域高原,到烟雨江南;从大漠塞北,到碧海蓝天。大美中国,幅员辽阔,让我们跟随学生的暑假旅游路线和攻略图,以地理人的视角探索34个省份的区域差异,体验56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发掘960万平方公里的自然奥妙,用地理知识丈量祖国大地。
纸桥承重:一场思维与实践的探索
这个暑假,高二物理备课以“纸筑桥梁”为主题设计创意作业,邀请同学们用纸探索结构与支撑的奥秘。虽然同学们的作品没有复杂工艺,外观或许简陋,也未完全契合专业力学标准,但每一份模型都藏着独特的巧思与诚意。这份作业无关“完美”,而在于大家动手实践的过程、突破思维的勇气,以及从“纸”这个简单材料里,找到物理与创意碰撞的乐趣,这正是科学探索最珍贵的起点。
从笔尖到指尖,开启化学探索之旅
为迎接高二化学的挑战,这个暑假,我们告别了传统的题海战术,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探索之旅”。高二化学备课组精心设计了融汇思维与动手的创意作业,引导同学们在图文勾勒和模型建构中,提前感知化学的魅力,筑牢知识的基石。最好的学习是“看见”和“触摸”, 本次创意作业通过“图文梳理”与“立体建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更将抽象的化学理论转化为具象的认知,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夯实基础,自信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暑假 “植” 趣无限 标识牌创意设计
暑假来临,高二生物备课组推出 “校园植物标识牌设计” 创意作业,邀请学生化身 “植物文化传播者”,用知识与创意,解锁植物的生物学奥秘、文学浪漫与美学魅力。
以校园植物为研究对象,设计专属标识牌,既是生物学知识的实践,也是跨学科创意碰撞 ,再用独特排版、色彩与图案,赋予标识牌美学活力。这个暑假,走出书本探索校园植物,用创意为其 “代言”。新学期,看着自己设计的标识牌绽放光彩,成就感满满!带着好奇与热情,加入这场植物标识牌设计之旅,以植物为媒,在学科融合中绽放青春!
(撰稿:高二各备课组 审稿: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