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我校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全校同学进行了一次消防逃生演练。由此,阐述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当前,多数高中学校已定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但其效果常因“形式化”而大打折扣。主要问题在于:师生重视不足,视
“例行公事”;演练过程预设性强,缺乏突发性的真实感;偏重疏散速度,忽视了避险、自救等关键技能的实操培训。
为提升演练实效,谨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意识,杜绝形式主义:演练前应进行充分动员,阐明其极端重要性,通过真实案例警示,让师生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学习。
2. 增加突发性与真实性:改变“预先通知”的模式,采用更接近突发的拉练形式。可模拟断电、通道堵塞等意外情况,训练师生的临场
应变能力。
3. 注重技能实操多元化: beyond疏散,应融入灭火器使用、防烟面具佩戴、结绳逃生、伤口包扎等实操练习,并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
动手操作。
4. 完善总结与反馈机制:每次演练后必须进行现场点评和全面总结,精准指出问题,持续优化预案。可邀请消防部门专业指导,增强科学
性。
总之,消防演练非游戏,其本质是生命教育。学校必须秉持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执行,让其真正成为守护师生
安全的关键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