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而法治意识则是守护这片净土的重要力量。
为增强我校高一年级新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防范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的意识,9月12日下午,我校高一年级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向光而行,拒绝校园霸凌与网络暴力”的普法教育讲座。
本次讲座特邀我校杰出校友、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潘泽江律师重返母校,为高一学子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普法正当时 护航青春路
讲座伊始,潘律师以近期社会关注的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案例为引,对比法庭与讲座现场,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他指出,校园霸凌不仅包括肢体上的冲突,还有语言伤害、社交排斥和网络暴力等多种形式,这些行为都会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潘律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校园霸凌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会导致受害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还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创伤。同时,施暴者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甚至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
以案释法 警钟长鸣
在讲座的重点环节,潘律师结合自己经手的多个霸凌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和应对措施。他特别强调了网络暴力与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
潘律师也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面对网络霸凌时,如何保存证据、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三方合力 共筑防护网
潘律师在讲座中强调,防范和治理校园霸凌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肩负责任:
家庭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学校需要创建友善校园环境,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社会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对校园霸凌“零容”的社会共识。
此次讲座为高一新生敲响了警钟,也为他们提供了应对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的法律武器。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守护每一位五中学子向光而行,健康成长。
==学生听后感==
●高一(2)班 曹媛清
今天的讲座潘律师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敲响警钟。法律与我们的权益息息相关,当我们权益遭破坏时,法律会给予我们保护,同时法律也让我们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不轻易触碰法律红线。青春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让我们借助法律外力,为我们保驾护航。
●高一(4) 张昕怡
今天的讲座,看到一个个案件,我不仅思考,这些悲剧的产生,就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缺失,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下,“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面对不法行为,我们要制止,面对不法诱惑,我们应该拒绝。守法懂法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高一(17)班 项语欣
有幸聆听了潘律师带来的拒绝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讲座。潘律师所讲的几个真实案例,让会场每位同学都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而案例中的勇敢维权行为,又让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 校园与网络本应是充满阳光与欢笑的健康交流空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传递爱与温暖,共创美好校园与清朗网络。
(撰稿:管依涵 摄影:苏丹青、殷凯 审稿: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