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8日上午,来自常州市教育局、公安系统、街道社区、高校、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的代表和家长代表齐聚汇秀楼311会议室,共同见证常州市第五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成立。这不仅是一次教育的集结,更是一场育人的启航。
启幕·共聚
大会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会议由赵军副校长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系统回顾了学校在推进“教联体”建设方面的前期探索与工作进展,并强调五中致力于打破育人壁垒,构建融合共生的教育新样态。





传承·共鸣
随后,杭佳楣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从五中百年办学传统谈起,追溯自汇秀书院至今的红色根脉与美育追求,进而指出“教联体”不仅是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务实之举,更是学校“诚敬”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她强调,“教联体”旨在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从而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在目标、资源、行动上的深度融合,真正让每一个生命在协同赋能中美好生长。


签约·共融
紧接着,金莹副校长与各方签署合作协议:与机器人科技协会携手,开启科技教育的“高中——高校”衔接探索;与妇幼保健医院结对,构建师生健康发展的“校——医”守护网络;与家庭知音社联合,搭建心理支持的“校——社”暖心桥梁。每一笔签名,都是育人资源的深情融合;每一次握手,都是教育合力的坚实凝聚。



授聘·共育
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石蕴玉处长庄重地为校外成长导师颁发聘书。一纸聘书,承载的是信任,更是责任。法治安全、社区治理、科技素养、身心健康、家庭关怀……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们,将用专业与热忱,为五中学子搭建通往社会的“引路之桥”。

心声·共情
会议尾声,家长代表王怡乔父亲发言表态:“‘教联体’为我们搭起了全环境育人的成长立交桥。作为家长,我们愿做协同育人的参与者、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建设的后盾。”北港街道沈志锋主任则以“法治副校长”与“街道代表”的双重身份,描绘了一幅“校社联动、家社共育”的生动图景:“我们将当好联络员、调度员、守护员,让社区的每一份资源都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养分。”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并在校领导引导下参观校园,共同感受这所百年学府的文化底蕴与教育温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千家万户的希望所系。常州市第五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成立,不仅是对百年育人传统的创新继承,更是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积极回应。当学校的专业引领、家庭的温暖陪伴与社会的广阔平台深度融合,教育的能量必将超越课堂,照亮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之路。
同心同向,方能行稳致远;共育共建,必将未来可期。
(撰稿:杨添翼 摄影:李佳敏 审核: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