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3-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莹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五中学  

 

         2013425  

       

___201512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1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

电子邮件:jyslly @{域名已经过期}

网 址: http//www.czedu.gov.cn/knowledge/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金 莹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85  1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中教二级

研究

专长

语文教学研究

最后学历

本 科

最后学位

学 士

工作单位

常州市第五中学

联系电话

13775634321

通讯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中路10

邮政编码

213001

电子信箱

rosebud_118@{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顾勤元

中学高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理论研究

负责理论研究、活动组织指导

 

中学高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访谈、问卷研究

负责访谈问卷设计和实施

李海燕

中学高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访谈、问卷研究

负责访谈问卷设计和实施

刘 隽

中学一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理论、实践研究

负责理论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

陈 强

中学一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理论、实践研究

负责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

朱 玮

中学高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理论、实践研究

负责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

王晓蕾

中学二级

常州市第五中学

理论、实践研究

负责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国家级

高中学生作文发展性评价研究

200610

副组长

200811月份结题

市级立项

《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流程 建构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

20079

副组长

20109月份结题

国家级

《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

20095

组 员

20136月份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浅析多媒体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教育系统年度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812

《心灵碰撞 情感共鸣——在课堂对话中谋求有效性语文教学》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812

《注重周记评语,呵护学生写作热情》

天宁区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竞赛三等奖

200911

《由“独白式作文教学”走向“对话式作文教学”》

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911

《善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常州市天宁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912

让周记评语灵动飞扬

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200912

《文言文教学突围—提高审美教育的意识》

语文报

201210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让选材实现记叙文主题有效升级》

课程与教学

20134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可附页)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研究现状。

百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对母语教学不太满意,尤其是作文教学。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的教学”,“中小学写作课程需要重建”(王荣生《高中叙述文写作教程·序》)。目前对中小学写作教学予以密切关注的主要有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潘新和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博士、新疆师范大学朱建军博士等。国内运用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很少。栾贻爱、顾东臣《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调查显示:目前的作文教学指导的内容,集中在写前,教师们普遍忽视写中、写后的指导。也有人在作文评价的科学化探索上做出过努力,他们主要是拟定作文分数解释参照标准,通过量化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

2)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是对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具体落实。其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

理论方面:针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无具体目标,无系列教材,无评价标准”的“三无”问题,我们以发展性评价层级表为指导,对相关概念、分类、心理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表达升级评价体系,开发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模型,可以获得比较领先的理论成果。

实践方面:立足课堂教学,将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解决写作教学的无序和低效,促进教师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满足每一个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加强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个体写作水平得以发展升级。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进行中学写作学情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措施;梳理高中记叙文写作概念性知识,进行分文类、分专项、分学段的写作知识、教学目标重构,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完善;

开发一套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层级表,不同层级配备典型的层级案例,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搭建升级的平台,形成相对稳定的中学写作有效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参考

3、课题研究内容

1)发展性评价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广泛收集、整理,系统梳理出运用发展性评价指导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

2)高中记叙文写作知识开发研究。通过文献法,系统梳理高中记叙文写作概念性知识,进行分文类、分专项、分学段的写作知识重构。

3)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研究。从教学论价值的角度,重构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分文类、分专项的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完善。

4)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研究。根据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目标,开发一套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层级表,不同层级配备典型的层级案例,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5)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根据不同文类、不同专项,开发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写作策略程序性知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搭建升级的平台。

6)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案例的研究。收集课题研究中教师、学生所形成的教学案例、作文等级案例,加以分析,提出调整改进策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7)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课型研究。开发“知识学习”、“作前体验”、“作后升级”三种类型的作文教学课型,并在实践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中学写作有效教学模式。

8)记叙文写作学情类型研究。运用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教育调查方法,进行中学写作学情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措施。

9)校本课程重构研究。从课程论的角度,进行写作课程在校本课程、校本学科课程中的地位、实施方案研究,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参考。

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发展性评价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发展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发展者自身现实状态与过去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发展者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的质的评价方式,自己与自己比,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来明确主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估计信息、明确防线,以追求更快、更好的进步。 
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 以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了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
2. 对被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后继发展。
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者现状的描述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如果涉及到要通过评等级甚至是选拔去认定某种特征,也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只用于使被评价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应具有高利害性
3. 注重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4. 关注个体差异
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地建议。
5.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以评价学生的某次学习活动为例,评价这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

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记叙文写作课程将得到深入开发。

2)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记叙文写作层级表教学是很有效的写作教学,将成为一种基本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形态。

3)具有选择性、发展性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将满足学生的表达兴趣,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象,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表达水平。

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出运用发展性评价指导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

系统梳理高中记叙文写作概念性知识,进行分文类、分专项、分学段的写作知识重构。

2)调查研究:进行中学写作学情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措施。

3)行动研究:重构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分文类、分专项的教学目标;

根据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目标,开发一套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开发“知识学习”、“作前体验”、“作后升级”三种类型的作文教学课型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理论研究。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当前学生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操作原则、编制实验班教育、教学“写作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2)行动研究。

①收集实验班学生现阶段记叙文写作水平和所接受的评价状况材料。

②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有计划地予以实施。注意使用一些教育统计测量的方法进行跟踪研究;注意在研究中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不断完善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实践。

③实行点面结合的研究原则,设立5个个案研究。

1)根据中期评估改进方案,在“研究阶段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深化。运用完善后的理论体系再实验、采集数据,再分析数据,调整完善理论体系。

2)撰写论文。

申请结题。资料收集整理,撰写实验报告,汇编研究成果。

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常州市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长期从事中学写作教学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是本课题的指导专家。20064月,应邀赴天津参加全国中语会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作大会发言,受到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定远先生、北师大郑国民教授的高度肯定;2006年秋,应邀赴宿迁为宿迁全市高中语文教师作讲座;2006年秋,应邀赴吉林在全国中学写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课题研究方案,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2006年秋,应邀赴江苏教育电视台作写作指导讲座;200620072008年,连年应邀为常州市高中语文教师作写作教学讲座;2008年,受上海浦东教研室邀请,在上海浦东第二届“长三角教学展示周”作写作优质课教学展示;2008年,受云南开远市教育局邀请,赴云南省开远市作课题研究经验交流;20095月,在常州市新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上交流,得到了相关领导、课程专家、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课题组有3位高级教师参加,进行理论指导,他们都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很高的理论水平。

本课题组长曾担任2个课题的副组长,2个课题都已结题,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敢于探索,勤于积累。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课题研究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

2、《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

3、《表达的升级——高中叙述文写作教程》郭家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4、《写作教学内容新论》叶黎明,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

负责人金莹曾担任国家级子课题《高中学生作文发展性评价研究》和市级立项课题《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流程 建构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副组长,两个课题均已结题。还参与国家级子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并撰写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负责课题的计划、总结撰写,协调、安排组员的研究工作、课堂实践研究并开发过校本课程,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和调研经验。

主要人员都是语文教学一线教师,由高级,一级,二级组成,成员大都参与了国家级子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都撰写和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主要成员还参加过其他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或市级课题或校级课题的研究。所有成员都具有一定的课题开发和研究能力,并乐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研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2、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立足课堂教学,将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解决写作教学的无序和低效,促进教师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满足每一个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加强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个体写作水平得以发展升级。

3、完成本课题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鼓励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学校的老师参与教科研已经蔚然成风,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的开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学校为老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例如,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互联网接入保证等。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时间充足。 课题组将会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课题研究的进行:聘请专家指导研究;加强组织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创建、维护网页;课题组教师尝试、创新运用多种力量提高教学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参赛或投稿,教师推荐学生作文发表;教师努力写作下水作文;进行阶段总结、回顾;进行个案研究;实验教师在学生作文评价中运用发展性理论进行评价,力求体现理解、尊重、关怀;每周保证一节课堂上交流习作,在实践中完善适合学情的层级表,并形成提升记叙文写作层级的策略;实验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文若干,并且把作文训练的学生原始书面材料归类整理。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记叙文写作心理研究

 

2013.12

 

 

 

理论学习资料

理论综述

发展性评价记叙文写作教学学情调查与思考

 

2013.12

 

李海燕

 

问卷调查

调查报告

发展性评价在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

 

  隽、陈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课型开发

 

2015.6

 

  莹、王晓蕾

 

课型案例

 

中学记叙文写作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运用

 

2015.12

 

全体成员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   一套完整的中学记叙文写作发展性评价层级表(定稿)

2、研究报告

3、中学记叙文表达升级策略研究

4、结题论文

 

量表

 

研究报告

系列论文

 

论文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512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