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言文教学中文学素养渗透的策略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星荣

总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

 

 

 

 

 

 

 

 


 
 

我国教育部第139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明确指出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认识到艺术教育应该是大众化而不是精英化的问题。而艺术则包含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多种形式,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近水楼台之事。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选题的意义:

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才是不完美的人才。惟其有美,人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能不断走向完美。语文教师也必须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审美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使他们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宝库中,吸收优秀文化和道德修养,陶冶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插入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学生在感知和鉴赏这些作品的同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鲜明意向,无形中对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起到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作用。同时它也能给学生以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其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有助于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文学素养可以消除学生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文学素养可以让学生渲泄情感,疏导情绪,排解压抑,使心理得到平衡。文学素养能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能使人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

3、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增强中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智能开发。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中学时光,有效地学习,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文学素养不仅能使学生精神升华、心灵美化,还能使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高,各种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协调发展。

子课题名称

4

纸加附页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999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应站在文化,文学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体味课文,进而一步步进入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学殿堂。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能使他们开阔眼界,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事件,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核心概念界定:

文言文教学  外的古代文学作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使他们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宝库中,吸收优秀文化和道德修养,陶冶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

文学素养  想上的水平。

 

 

 

 

 

 

 

 

 

 

 

纸加附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2、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文言文课堂教学要寓教于美,寓美于教。“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啜饮甘露,在美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

1、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调查法  实验法  总结法  探究法  技术路线:

可行性分析:

1、研究条件。本人工作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本人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得到本教研组其他老师的帮助。本人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录机和其他便利条件。

3、教师发展处的引领指导。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挖掘作品的文学术养分,渗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汲取古代文化精华的同时,又打下扎实的古文字功底,用学习过程的愉悦体验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稳定性:独立探究中知识与智慧的增长,合作探究中彼此性格的了解、思想的沟通、智慧的撞击、情感的增进,整个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新型观念的生成等等,都可能带来学生心灵上的由衷愉悦,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对自身素质完善的迫切需要。

1、  2、  3、  4、  研究人员及分工:

 

李海燕

民族

1976
行政职务

研究专长

教学实践

 最后学位

教育硕士

   

13706129176
工作单位

E-mai

常州市第五中学

213001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陈强

教学实践

案例分析

开设研究课

朱玮

教学实践

开设研究课

教学论文

武媛媛

教学实践

调查研究

教学论文

我校语文教研组在1999-2001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行动研究的方法有待完善

3、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虚心求教,踏实开展研究活动。

 

 

 

 

 

 

 

 

 

 

 

常州市第五中学

见习

研究步骤、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科研能力的不足。需要专家的指导。

3、对于研究的对象可能大多只能作定性研究,量化则比较困难。

1、  2、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span style=""mso-bidi-font-size:">注:可用A4纸加附页

文章题目(书目)

(至少十本)  

[1][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09

[2] 史密斯(美)滕守尧(译)  《艺术感觉与美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03

[4] 易晓明 《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6

[6][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01

[7] 杨九俊主编 《建设新课程: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1

[9] 夏惠贤 《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10

[11] 钱威 徐越化主编 《中学语文教学法》(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13] [M] 2002

[14] [M] 1992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