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已结题课题>>以往课题>>高中政治教学高效策略研究>>文章内容
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6-06-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剑舞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王剑舞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805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中学一级

研究

专长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哲学学士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学科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王剑舞

中学一级

 

 

主持人

顾学兵

中学高级

           

 

                       资料搜集

俞丽芬

中学高级

         

 

                        资料搜集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校级

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

2009

主持人

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初探

常州市教育学会

2007.11

浅谈如何提升班会有效性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9.11

以心换心 守望成长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1.5

浅谈如何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常州市教研室

2010.11

 

 

 

 

 

 

 

 

 

 

 

 

 

 

 

 

 

 

 

 

 

 

 

 

               

二、课题设计论证

1、国内外同一领域问题研究的现状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effective teacher)?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

江苏省于2005年秋季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广大一线的高中教师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的理念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改的推行虽然已经几年,但由于受高考升学率压力的影响,目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传统的教学观念仍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我们也感觉到部分教师相应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较缺乏。表现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客观上形成整个教学在低起点和低层次上反复。

2、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要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是要“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发挥重要作用。

2)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实践依据和科学方法。

通过课题研究,探讨教与学活动,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文化性及主体性等特质基础上,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实践依据,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3)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帮助高中政治教师反思和克服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摒弃片面追求分数而压抑学生发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造成学生虚假发展的严重弊端,增强教育改革的意识。

4)通过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和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办法。为如何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和有推广价值的策略。

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而且通过课题组的积极探索会形成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会对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合事宜的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3、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2)通过研究,切实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刻理解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寻求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和广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建立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新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4)生成一批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发表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科研论文。

4、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5、研究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等。

1)文献检索法。通过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因素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改相关成果;认真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推进教学。依托不同班级课堂教学实施取得一些主要方面的指标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4) 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定时或不定时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教学和研究。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形式

课题准备阶段

20121220131

1.成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收集资料,调查、分析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

前期实施阶段

2013120133

1.分解课题研究任务,撰写开题报告并作论证。

2.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中政治课新课改的推进情况和存在具体问题。

3.进行相应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中期实施阶段

2013320142

1.构建高中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

2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形成中期报告。

3.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和教学随笔。

后期总结阶段

20142201410

1.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集。

2.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若干份。

3.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

(1).课题负责人王剑舞老师,拥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强烈的探索创新精神,曾主持完成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的校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省市奖励。

   (2).顾学兵老师,校教师发展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俞丽芬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保障

 1)人员保障:研究队伍中、青结合,中、高级职称结合,校领导与教师结合,结构合理,搭配得当,队伍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研究队伍持久而稳定且研究积极性高。

 2)制度保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建立和完善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建立教师反思性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规范教学反思行为。

 3)经费保障:我校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四星级”学校,十分重视课题的开发研究,能为此课题提供一定的经费;

 4)资源保障: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图书及网络资源可利用,能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形式

课题准备阶段

20121220131

1.成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收集资料,调查、分析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

前期实施阶段

2013.120133

1.分解课题研究任务,撰写开题报告并作论证。

2.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中政治课新课改的推进情况和存在具体问题。

3.进行相应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中期实施阶段

2013320142

1.构建高中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

2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形成中期报告。

3.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和教学随笔。

后期总结阶段

20142201410

1.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集。

2.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若干份。

3.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预期达到的目标承担者

 1)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若干份。

 2)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集。

 3)相关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随笔若干篇。

 4)结题报告一份。

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水平。

   通过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全体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4.10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五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茶花路6号
    联系电话:党政办公室:0519-86850302 校长室:0519-86853680   服务、咨询、建议邮箱:czwzdzbgs@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