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最近几周每天的活动课、体育课,都能够在常州市第五中学的校园里看到正在准备街舞健美操比赛的孩子们。旋转、跳跃、托举……每一个动作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他们们是为了在比赛中展示自己最美的样子。
今年是常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十届街舞健美操比赛。这个比赛在五中的校园里坚持举办了二十年。每年,高一、高二的班级都会派出一支队伍参赛,每个班级少则8-10人,多则12-16人参赛。他们用2-3周的时间准备,节目全部自编自导自演,从音乐的选择,动作的编排,每一个动作训练的细节,到队员之间的磨合,再到演出服饰的选择全部由学生完成。在预赛之后,健美操专业的老师也会给进入决赛的各支队伍在编排上提出一些建议。从预赛到决赛,每年参与街舞健美操比赛的学生超过350人。而这些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的孩子,大部分是零基础的。开始参与排练,也许是出于班级的荣誉感,又或许是朦朦胧胧的对健美操的喜爱,也可能是体育课上老师的一句鼓励,他们从听节拍开始,从每一个动作开始学,一点一点变成了更美的样子。
“一个班级的队伍,要从组建到走上舞台,需要太多的磨合。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太多太多。三周,我们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一14班史珂凡笑着说到,“但是我们收获的其实更多。”“对呀,训练第一天,我们就为谁站在C位有过争执;第二天,队伍里总是有人节拍跟不上,总是有人忘记动作,结果大家只能一遍一遍重来,那时候大家也会抱怨;第三天团队中有人打退堂鼓了,觉得我们不可能学会的……总之每天都有情况发生。”高一13班荆奕丹也分享了自己的训练感受,“可是,吴雪老师会在我们气馁的时候给我们鼓劲,她拖着刚做完手术的伤腿,和我们一起完成托举动作,让我们都不好意思不用心训练。”小暖,这个特别阳光的姑娘也会跟大家说,“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重要的事情看淡,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我们只要跳完就好,至于能拿第几名,其实不重要啦!”“还有其实大家也慢慢明白,一个团队中,一开始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整齐划一,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尺子去量别人,还是互相拉一把,彼此推一推,这个队伍才能表现得更好……”小暖在班级的团队中更像一个大姐姐,也是班级队伍的灵魂人物。“对呀对呀,这次要是选不上的话也没有关系啦,我们高二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们也会相互督促,要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大家就这样互相打气。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学会的是彼此包容,是互相帮助,是用刻苦、自律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让自己变成了更好的、更美的样子。以至于二十年来,很多参与过这项比赛的孩子,翻起褪色的旧照片,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中这样一段精彩的日子,依旧激动不已。“是的,好像我在健美操队这个集体里只留下了淡淡的一笔,但是健美操比赛在我的世界里,却洒下了浓墨重彩。”已经毕业的2018届队员钱凯莹谈到。
汇秀园里、青年池畔是铸就梦想的地方,这里应该是充满鲜花与掌声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寻找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长处,收获成长的喜悦。让每一个从五中走出去的孩子,能够有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美的能力,有追求美的纯净的内心。二十年来,时代在变,但是五中真诚的教育愿景却从未改变。二十年来,我们根据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意见,聚焦立徳树人、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赛的方式,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我们始终希望能够为五中学子提供足够多元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最大程度的自我探寻,去发现原本深埋心底的,或者是在新的环境下被逐步雕琢的崭新的梦想。通过街舞健美操比赛这个平台,也会有一些孩子脱颖而出,加入校健美操队,这些零基础走进汇秀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更美更大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对于更多的孩子而言,也许他们永远无法触碰到天空,但是在汇秀园里,有这么一个舞台,有老师温暖的双手,有同伴有力的托举,让他们能够仰望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理想的教育一定是‘美’的教育,因为教育就是认识美、理解美、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的历程。从艺术之小美走向学校教育之大美,这恰恰是五中最具文化符号的生命力所在。”杭佳楣校长说道。
“这是一片,青春的土地,每一声欢笑都充满生机;这是一片,青春的土地,每一声欢笑都充满生气;洒下一颗种子就能收获蓬勃的希望;放飞一只小鸟,就会捎来春天的信息……”汇秀园里,又响起校歌《金色年华》动人的旋律。
二十年岁月如歌,春阳暖,风乍起,五中人,也在奋楫笃行,继续踏上新的征程。(撰稿:朱玮 图片:顾琳)